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如果說臘八是開場的鑼鼓,那麼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吃的來討好灶君公公。祭祀過程中,把麥芽糖粘到灶神的嘴上,讓他在向上天報告每家每戶的情況的時候,要講好話,不要講壞話。還有,酒釀也有點酒力,讓灶神喝得有點醉醺醺。這很有生活的情趣,是中國式質樸的幽默。
那麼在「祭灶」這樣一個傳統節日裡,我們到底應該為灶王爺準備什麼美食呢?
傳統手工麥芽糖,舊時送灶,貼灶神,其實就是一張紙印的彩色灶君公公圖,貼在灶臺上方。送灶神這天,先把灶君的神像剝下來,嘴用麥芽糖封好,將紙折的元寶、銀錠灶君公公放在一起焚燒,趁著火勢灶君公公就「上天」了。
在北方,小年吃餃子,民間傳說為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還有的地方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之意。
還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相傳,麻糖把灶神嘴巴粘住,不能把人間美味稟報,以免人間受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意在表達期盼平安豐年的心願。
在廣西的少數民族地區,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小年夜後,挑選最好的肉,或炒或燉,再斟滿酒。邀請親朋共用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唐,是祭灶神用的。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
廣西有吃「年粽」的習俗,「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跟端午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剝去葉子。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
在山東,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年年有餘。
送走了灶神之後,家家戶戶才開始真正為過年忙碌起來。到農曆除夕大年夜,又得將灶神恭恭敬敬地請回家中繼續「執行任務、恪守使命」。說是灶神的任務和使命,還不如說是尋常百姓人家一廂情願的美好祈願:望來年五穀豐登、全家人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