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菜,有不少跟豆製品有關,比如響鈴、文思豆腐,還有特別家常的杭州卷雞。就像魚香肉絲裡沒有魚,杭州卷雞裡也沒有雞。杭州人對豆製品很是熱愛,從早上那一碗最具煙火氣的豆腐腦,或是富陽出名的東塢山豆腐皮中可見一斑。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看似簡單的豆製品,製作工藝一點也不簡單,是極其耗費時間的食材。不過依舊有餐廳,有創業團隊,熱衷於開發一系列的豆腐產品、豆腐菜,似乎以行動傳遞著一種簡單又質樸的人生真諦:不要怕麻煩。
|13道工序製作一張豆腐皮|
豆腐皮是做豆腐時從豆漿上揭起的膜。好的豆腐皮潔白或微黃,軟而韌,折之不斷,薄如蟬翼。江南一帶,豆腐皮非罕物。但是做豆腐皮,的確是一門技術活。最近,開在赤山埠景區的餐廳浙裡·本味,就將最原始的、做豆腐皮的過程一一還原。同時,這又是一家做諸暨菜的餐館,所以你不僅可以吃到新鮮豆腐皮,還能吃到西施豆腐這樣的諸暨名菜。
西施豆腐
浙裡的邱店長說,豆腐皮以黃豆、鹽鹵(或石膏)為原料。經清洗、曬乾、脫皮、風殼、冷水泡胖、磨漿、煮熟、濾渣、皮鍋灶成皮、掛晾、柴火烘乾、弄齊、分離等13道工藝而成。這套工藝始自唐代,世代相傳,代代相因,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馬虎。
磨豆漿都是半夜起床,把浸泡了10個小時的豆子,用石磨細細地磨成豆漿,這就得花掉4個小時。之後就是煮豆漿,煮得濃濃的,這樣才會起皮,才能撈上來。接下來就是濾豆渣,要用最密的棉布袋,一點豆渣都不能漏。因為帶渣的豆漿很快會沉澱出鍋巴,做不出好的豆腐皮。乳汁似的鍋漿初皺時,沿鍋口微微吹一圈,就初步形成了豆腐皮。接著再吹風,竹篾條隨風跟上,順勢將皮挑起,輕輕貼在竹棒上。緊接著,還是吹風,借助風勢,將竹篾條抽出,豆腐皮就留在竹棒上。等到第四次吹風,將皮鼓起,好似肥白的魚肚一樣,乘勢用竹篾刮掉多餘的豆漿,使皮勻而薄,豆腐皮就製作完成了。
豆腐皮-圖片源於網路
這樣繁複的工序製作而成的豆腐皮,保持了豆腐的原味,又提煉出其中的精華,凝脂一般,入口綿長而清醇。我們在家吃的豆腐皮,一般是晾乾以後的;在浙裡,卻能吃到濕潤的豆腐皮。一盤白切豆腐皮,共有14張豆腐皮,蘸著醬油吃便足夠鮮了。你也可以讓廚師幫你把豆腐皮製作成乾炸響鈴,或是找幾株嫩油油的小青菜炒一盤腐皮青菜。
|藝術家跨界做豆腐甜品|
現在,藝術家也加入了豆腐研究行列。中國美院的設計藝術家團隊與專業廚師一起,打造了一個跨界食物設計實驗藝術專案——吃豆府。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是將傳統美食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對食品本身以及相關環境器物、食物體驗的再設計,挖掘味覺和視覺的新可能;同時,創造全新的“食物設計”互動體驗,探求更深的食物設計人文內涵。
發起人、留德設計師胡方說,吃豆府以豆腐為主要研究物件,希望改變豆腐原有的呈現方式和食用習慣,打破預設食用美學的束縛,挖掘豆腐食用的種種可能性。胡方說:“我們賣的不是豆腐本身,而是希望通過與廚師的合作,營造新的行為和儀式,甚至是全新的飲食文化。”比如最新作品——豆腐西施。這是一款豆腐做的甜品,他們找到了上海的一家手工豆腐作坊,這家作坊用的是東北非轉基因大豆,加天然鹽鹵,熟漿工藝的使用,使得豆腐的營養價值與口感都較普通豆腐更勝一籌。他們的豆腐無添加劑,不使用消泡劑,而是用先進技術進行高壓消泡,專業點鹵師傅的技術更是重中之重。
豆腐西施
豆腐西施選擇了蛋白質濃度為9%-12%的豆漿進行熬制,而普通豆漿蛋白質濃度為4%-5%。搭配上其他材料,看著是豆腐,一口下去卻是清甜柔滑的甜品口感;保留了豆腐的原質,有豆香又不會特別明顯,絕對有驚喜。不過,他們的產品目前還沒有商業化,不對外售賣,只為各種活動定制。胡方還透露,他們的下一個作品,想尋找杭州本地的炸臭豆腐行家,再來一次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