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韓國爸爸的飲食育兒法,就是這麼酷!

李勝煥,韓國知名兒童教育專家,韓國政府“花樣爸爸”活動委員會主席,韓國《蜂巢》代表理事CEO(4個品牌全國200家連鎖店),韓國年輕財團宣傳大使(W財團)

李勝煥認為美食是自己與孩子之間的奇妙傳遞,它傳遞著父母的關懷,也傳遞著父母對於食物的態度。食物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更關係到我們如何利用美食來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他們走向社會,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你是否曾說過“你收拾好玩具了,我就獎勵你吃霜淇淋”?

我們常見的做法是: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用一些寶貝喜歡的食物來獎勵他,尤其是爸爸喜歡這樣做。但是,用食物去評價孩子行為的好壞是不合理的,這樣並不能幫助孩子判斷行為的好壞,還可能讓孩子沒有任何理由地討厭某種食物。如果是爸爸這樣做,後果可能會更嚴重。因為媽媽跟孩子的紐帶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孩子更容易從爸爸那兒獲得傷害。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可以拿食物進行獎懲,這種獎懲形式需要有技巧。比如,我們可以與孩子約定:每做一件好事就獎勵他一個小貼紙,等集齊10個小貼紙,就能吃到爸爸做的美味菜肴。這不僅能增強孩子積極做事的動力,更能在親子間建立更緊密的紐帶關係。

你是否曾想過“我要為寶貝把食物設計得精緻、好看”?

很多媽媽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漂亮、可愛的食物,認為這樣會增加孩子的食欲,幫助他愛上吃飯。但是,這種做法很可能會養成一個愛挑食的孩子。如果孩子吃的所有食物都這麼漂亮,那麼當他看到不漂亮的食物時就不想吃了。當然,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漂亮的食物,但這要在特殊的日子裡,這樣會讓孩子對特殊的日子產生期待,也讓他知道吃這些漂亮食物是有原因的。而在平常的日子裡,我們不需要費盡心思地把食物做得非常漂亮,我們需要讓孩子意識到一般的食物也要很好地被吃掉,有些食物可能長得比較奇怪、難看,但它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

你是否有讓孩子覺得“父母是為我做好一切的存在”?

父母經常出於寵愛或怕麻煩的心態為孩子代勞做很多事情,這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理所應當要為我效勞”。在準備美食、享受美食時,我們要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日常事務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總有適合他的家務活兒,比如三四歲的孩子自己能做什麼?擦桌子、洗碗不太可能。那麼,我們把難度降低,比如吃完東西用紙巾把嘴巴擦乾淨;自己吃完飯,然後自己把飯碗放回廚房。這些飲食小細節充分滿足了孩子獨立性發展的需求,同時養成了飲食好習慣與責任意識。

*本文版權歸我方《父母必讀》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轉載問題請旺旺聯繫後臺:孕育優選。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