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繡花鞋的鞋底多用五至七層白布套碎布疊壓粘合而成,再用苧麻繩納底,後用明上或暗上的方法與鞋面相結(俗稱相鞋),相接完後,還要對鞋進行整容,即用預先製作好的木頭鞋楦塞入繡花鞋內,並塞堅實,爾後用小鐵錘敲打凸凹不平的地方,直至鼓脹飽滿為止,再取出木楦。此時一雙繡花鞋才算正式完工。可以看出,製作一雙繡花鞋,不知要花費客家女多少心血和精力,真可謂“一針一線寄情誼”。 不過,繡花鞋作為一種特殊的禮物贈送給人家,是有講究的。比如,未出嫁的閨女給未婚夫的鞋,叫送郎鞋,製作這種鞋時,鞋幫的布料要用整塊的布,不可用小塊布駁接而成,否則日後夫妻就不能相守到老,而且在製作時要躲著旁人,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以免被旁人指責為淫☆禁☆蕩女。

作為特殊禮物的繡花鞋,因贈送不同人物有不同的稱謂:送給閨女出嫁時穿的繡花鞋叫“蓮生貴子鞋”;過門媳婦送給夫家長輩的叫“上賀鞋”;送給周歲小孩的叫“過歲鞋”,又叫“長命富貴鞋”;閨女送給新郎的叫“回郎鞋”,還有閨女自己出嫁時的“嫁妝鞋”等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人們腳上穿著也有所改變,安遠客家繡花鞋逐漸被解放鞋、球鞋、皮鞋等取代。但作為一段歷史,客家繡花鞋是鞋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對於研究贛南客家人的民風民俗及民間工藝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