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叫“雜誌上很有質感人像的後期是怎樣的?”,裡面用了《ELLE》雜誌拍攝彭于晏的一張照片例子。
很多人覺得質感是雙曲線(D&B)弄出來的,我只能呵呵...
如果這句話真的成立,那麼:
1、如果拍攝時失焦了,質感怎麼出來?
2、如果原圖嚴重過曝,你單靠個雙曲線能出來質感?
雙曲線號稱網傳神技,有傳言時尚圈人修圖都是用的雙曲線,於是很多人過於迷信雙曲線,一旦出不來效果,都歸結於雙曲線問題;可我在這個圈子裡做了這麼久,我並不覺得所有情況下都需要用到雙曲線(D&B)。
講道理嘛,10年前沒有雙曲線,那是不是10年前就沒有這樣質感的圖?
雙曲線的優勢是:處理皮膚問題的同時,不破壞原有質感。
注意,是不破壞原有質感。
但如果原來就沒質感,雙曲線怎麼破?
▼
舉個栗子:
1、原圖如下
原圖過曝得比較厲害,放大看臉部特寫
我沒作弊哦,原圖就是這樣
如果調過色的RAW格式,右上角會有個這個符號
▼
2、之前說了,一個大白臉,還有什麼質感可言?
所以在CamerRAW裡調一下,大家可以看到,高光和白色兩個選項大幅度的降低,其目的主要為了找回過曝區域的皮膚層次,另外,清晰度是有效提升質感的一種方法。
得到效果如下:
放大看臉部特寫是這樣:
此時大家可以看到,我並沒用雙曲線,甚至我都沒開始修圖,質感已經好了很多很多了
雙曲線本就是保留質感的修圖方法之一,
前後順序要理清了,首先得有質感,然後才是考慮如何在修圖的同時保留質感;
但如果原圖就一個大白臉,質感都看不到,那你還保留個啥?
▼
3、現在開始修圖,我這裡修圖用的是中灰層,得到效果如下:
單獨看中灰層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來,其實沒修太多東西,男人嘛,講究英雄本色
▼
4、接下來是調色部分,調色前後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差異並不大,所以也就不貼參數了吧
結果如下:
▼
5、接下來蓋印並轉智能圖層
▼
6、在蓋印圖層上依次使用這兩個濾鏡,這個目的是加強立體感+銳化
▼
7、改此圖層模式為柔光
得到效果如下:
▼
8、最後的微調,銳化什麼的、柔光層什麼的,膚色微調什麼的,最終結果:
▼
對比一下之前用來舉例子的圖
額,對不起,發錯了,是這個
完工!
▼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寫了兩小時,比自己修一張圖累多了。
我忽然意思到,我挑戰了雙曲線的權威。
注意,我的觀點不是否認雙曲線的修圖效果。
知乎題主的問題是:雜誌上很有質感的人像後期是怎樣的?
不知道大家真的明白雜誌與廣告的區別,雜誌有幾個特點:
1、雜誌圖能給修圖師的時間很短,平均時間5天6-8張圖
雙曲線的時間成本非常高,這個大家應該都能體會,雙曲線修圖勢必是小心翼翼的,一點一點的去提亮或者壓暗,一點也馬虎不得,否則時間花了 ,圖也修花了。
如果你真的用雙曲線修過一次完整的圖,就能明白,這個速度是有多慢。慢到修一張圖花費的時間得用“天”這個單位來計算。
2、雜誌的稿費並不多
在有限稿費的情況下,花那麼長時間去修一張圖,你真的是全然不計成本嗎?關鍵的一點是,除了雙曲線,還有很多方法也能很好的保留質感,速度差相當於高鐵和慢車的差別。
▼
舉個栗子:
前文的那張圖,修圖時間不超過2分鐘,當然,你也許覺得模特顏值高,皮膚好,不用怎麼修圖。那好,那你看看這張,修圖練習神圖——無敵雀斑女王:
20分鐘後
▼
再看另外一組對比圖
雀斑女王也就是20分鐘,那這張,坦白說,我沒掐表計時,估計也就10多分鐘的樣子。
▼
下麵是雜誌圖:
1、雜誌:《優品》
甲方要求:淡雅素雅一點、一定要高大上
修圖法:高低頻
▼
2、雜誌:《Orange橘子》
甲方要求:時尚點、一定要高大上
修圖法:protraiture
▼
3、雜誌:《時尚芭莎》
甲方要求:偏歐美一點、一定要高大上
修圖法:中灰層
▼
以上都是我們工作室處理的實戰案例,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雜誌圖的要求基本少不了要高、大、上,好看就是王道,皮膚質感什麼的,好看就行。
廣告圈不一樣,廣告的產品都是有功能性的,尤其是護膚品這樣的廣告,完美的皮膚質感是第一重要的,這都不用雙曲線?你逗我呢。。。
所以知道了吧,我的觀點是,雙曲線不是唯一的修圖手法,不要迷信,用之前計算下時間成本,算算值不值得先。
不說了,工頭發火了,我去搬磚了。
作者介紹
克嘉
資深時尚修圖師/培訓師
作品常見於VOGUE、ELLE、BAZAAR等
曾與藝人馮小剛、葛優、範冰冰等合作
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圖片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