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善的本能
葉匡政
人性是個古老的話題,古老到現代人已不願談論,因為表達任何觀點,都能從前人的思想中找到蹤跡。然而,這又是一個時代最需要辨析的問題。我們要理解一個時代的政治、倫理、教育、法律、宗教等問題,都涉及人性這個最本質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大家共識越多,爭論和分歧就會越少。
孟子是儒家最早大量談論人性的,現在多說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這裡還是有點誤解。在《告子》一章中,有很多關於人性的談論。在談論中,告子把人性比作杞柳樹與湍急的河水,認為人性本來並沒有什麼善惡。但孟子並不這麼看,他認為用杞柳樹作杯盤,本身就是順應了杞柳的本性,同樣讓人去符合仁義,也並沒有違背人的本性。在用河水比喻人性時,孟子說道:“水流的確是沒有向東或向西的定向,難道它沒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嗎?人性的趨善,就好像水向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趨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它就能飛濺起來,使它高過人的額頭;堵截住水流讓它倒流,就能把水引向高山。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的改變讓水這樣。人可以讓他做壞事,他本性的改變,也和這個道理一樣。”
孟子在這裡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前一個“之”應為動詞解,有“趨向”的意思。孟子的真實意思是,人性是趨向善的。這從後面他和公都子的對話可以看出,當公都子認為孟子說的就是“人性本善”時,孟子並沒有肯定他的說法,而是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不為善,非才之罪也”。意思是:至於從人的天生性情來看,那是可以使它善良的,這就是我說的人性善良的含義。至於有人不行善事,那不是天生資質的原因。
要知道,“趨善”和“性善”有很大不同,孟子更多強調的是人性的平等,對認為有些人天生性善或天生性惡的觀點,是堅決不認同的。在他看來,“善”是人的一種價值取向,都有趨善的本能,只要經過合理引導,就能使人性得到不斷的提升。可以說,孟子對人性“趨善”的認知,使人的尊嚴得以在傳統社會得以確立,同時使人們自覺有了一種價值認知。
孟子引用過《詩經》中的一句話,來表達他對人性的願望:“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用白話說就是:“上天生育了人類,每樣事物都有其本質規律,人們掌握了這些規律,就會尊崇美好的德行。”這段話與康得在《世界公民觀點之下的普遍歷史觀念》一文中的觀點是何其相像,都認為大自然會讓人類憑藉自己的理性,來獲得自己所要的幸福或美滿。而人的異化,往往是因為忘記了人性的目的就是追求自由、獨立與理性,這些才是真正的人性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