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先生是著名學者、教授、翻譯家。他早年當過小學教師、圖書館職員、報社編輯,後來赴印度留學,回國後在大學執教,是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教授。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金先生70歲以後,寫了大量的隨筆。他自稱是“七十歲寫短文章”,他的作品散見於各大報紙,言簡意賅,活潑有趣,涉及的面又十分廣泛。詩詞小說、歷史風俗、讀書論道,古今中外無所不談。
我因為讀報紙,家中訂了二十幾份報,金先生發表于各報的散文常令我讚歎不絕。又因為他是九三學社的老前輩,我則是上海九三學社成員,讀其文更感親切。
我曾買了金克木先生的學術小品集《燕口拾泥》寄去請他簽名,不久書歸原主,金先生在電話裡告訴我,待他日後出了新作,一定再送我一冊。
金先生在學術上有專攻,除了精通印度文學,還寫了不少比較文學的論文,他用比較文學的方法研究印度詩歌,頗有獨到見解。寫隨筆,只是他業餘的愛好。但他信手寫來的短文,顯示了一個學者深厚的修養。他的《遺憾》《不悔少作》《茶毗前談》《殉名記》《一夢三千年》,都代表了當代隨筆的一種流派,被收入《新隨筆十二家代表作》。
從我自己來說,喜歡金先生寫的隨筆,一是因為它不做作,渾然天成;二是因為它談古說今,有很強的知識性;三是文字活潑,沒有學院氣,更無學閥霸氣。
金先生曾在《中華讀書報》發表一組讀書劄記,一問一答,觸及時事,又帶點詼諧的味道,好些文學青年來信問我:“金克木先生是何方名家?”可見好文字是不會被淹沒的。
我後來去北京參加九三學社中央代表大會,在會上見到金克木先生坐在前排,本想會後去拜訪他,但會議結束時他已由人攙扶早退了。
金克木生於1912年,安徽省壽縣人,2000年在北京逝世。
(本文發表於2016年10月20日今晚報副刊,作者:曹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