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著有《說文解字注》,從而為他贏得“字仙”之譽。不過“字仙”對於“寶貝”的認知,與人有別。
段玉裁學問做得好,為官亦清廉。其在四川富順候任知縣時,發現有人抬了兩隻巨大的箱子放在他家門口。他打開一看,裡面裝滿了白銀和綢緞。一查問,原來是個鹽商送來的,鹽商想請段玉裁為他的500畝耕地和800畝山林減免賦稅。當時的知縣年俸只四五十兩銀子,段玉裁這個候補縣太爺面對兩箱子財寶,能不動心?可俗語說得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世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因此,只見段玉裁差人將送禮的鹽商請來,從《說文解字注》中拎出“賕”(音求,賄賂意)字,說道:“你看,這個字左邊是寶貝的‘貝’,右邊是一個‘求’,可見,有的人一邊向他人送財物,一邊又向接收財物者提要求,這就叫‘賄賂’啊。”隨後,段玉裁將兩箱寶貝退還給了鹽商。
段玉裁辭官回鄉時,帶回了幾十隻沉甸甸的箱子。這著實讓人眼紅。一天夜裡,那些箱子果然被洗劫一空!如此的損失,段玉裁自是捶胸頓足,心痛不已。然而不想,第二天一開門,那幾十隻箱子又一隻不少地堆在了段家門外。
原來那幾十隻箱內全是書。這些書對盜賊無用,可在段玉裁眼裡,它們卻是一生的財寶。
(本文發表於2016年10月17日今晚報副刊,作者:趙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