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讀吧]詩經中的器物之抱布

花開時節,清明前後,各大鄉鎮上一年一次的“春台會”如期舉行。眾人春風滿面,挈婦將雛,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春登高台也,今正月初一猶存登高之俗),別提有多熱鬧多歡喜了。屆時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同步進行商貿活動,品類之多之齊,頗有“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流風遺韻。

這種物資交易會,其實自古便有。《詩經·衛風·氓》裡有一個以“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開始的婚戀故事,就發生在類似的鄉場會期之間。這個敦厚的農村小夥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本意並非要用手中的布交換別人的絲,而是趁機找所愛的姑娘商量婚期:“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那個姑娘回憶道:“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記得那天我送你蹚過淇水,一直把你送到頓丘。我說不是我有意拖延婚期,是你沒有好的媒人。我請你不要發脾氣,我們把婚期定在秋後吧。

後面的情節一波三折,最終以離異收場。我們暫且不去理會,先來講講這個貌似簡單明瞭的“布”。西漢桓寬《鹽鐵論》記載:“古者市朝而無刀幣,各以其所有易所無,抱布貿絲而已。”是說古時趕集沒有貨幣流通,只能以物易物,並舉《氓》詩之句為例。可見,布是布匹,絲是蠶絲。東漢經學家鄭眾卻不以為然,他說:“裡布者,布參印書,廣二寸,長二尺,以為幣,貿易物。《詩》雲抱布貿絲,抱此布也。”認為布乃是一種布質貨幣。有資料表明,早到春秋前期,晚至東漢,皆有布質幣在世上流通。然而緊接著“抱此布也”之後尚有“或曰:布,泉也”云云,則又以“抱布”之布為銅質鑄幣。它由農具鏟(《周頌·臣工》“庤乃錢鎛”之“錢”指的就是鏟)演變而來,所以民間又稱“鏟錢”,幣面一般沒有文字,或有少量銘文。諸如此類,真是公婆各有理,有理扯不清。

罷了,罷了,既然《氓》的主角都已得絲忘布,或者心不在布亦不在絲,千載以外的我們又何苦扭住不放、打破沙鍋問到底呢?

(本文發表於2016年10月18日今晚報副刊,作者:林趕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