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讀吧】侯會 :飲食的階級

打開電視機,幾台美食節目紮堆的情形不難遇到:“舌尖上的中國”“廚王爭霸”“烹飪擂臺賽”“天天飲食”“阿X的廚房”,連健康節目也要請來大廚,現場烹調一兩道養生佳餚,以饗觀眾。

這也難怪,中國古來以農耕立國,而農耕的基本目標,就是讓人們填飽肚子。由此出發,“食色性也”成了先哲對人性的樸素理解,“民以食為天”成為歷代帝王墨守的“牧民”準繩。

農耕文明的信仰與圖騰是土地和糧食,從前鄉下村村都有土地廟或土穀祠,這是祭祀土神(“社”)和穀神(“稷”)的地方,又稱“社稷”。“簫鼓追隨春社 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古人的詩句中,還能想見舊時“社日”祭神的熱鬧場景。帝王家也有“土穀祠”,北京故宮西側的中山公園,原本是明清帝王的社稷壇。 園中有方壇三重,廣約畝許,上面鋪有黃、青、紅、白、黑五色土壤。“社稷”在這裡昇華為政權的象徵,邦國的最大政治,便是讓百姓吃飽飯。

話是這麼講,但統治者還是最看重自己那只盛飯碗。《尚書》的名篇《洪範》,是殷商遺老箕子向周武王傳授治國術的經驗談,其中有幾句最關鍵:王者要緊握權 力,只有王才有權賜福,只有王才有權施威,只有王才有權享用美食。“洪范”本有憲章大法之意,裡面居然特意寫進王者享用美食的特權,不禁令人聯想到護槽爭 食的動物習性。

偶翻《欽定大清會典》,發 現把吃的權力寫進法規,竟成了傳統。那是一部清代典章法規的彙編,內中言及“禮部精膳清吏司”的職官責任,詳列著各種官辦活動的物資供給標準。就拿京師三 年一期的鄉試、會試來說,那本是國家的“掄才大典”,莊嚴而神聖;不過在“精膳司”看來,卻純粹是一場“官員饕餮秀”。不但出題、填榜等關鍵時刻要舉行盛 宴,每日的伙食供給,也開有詳細清單,依官階高低分出等級。

例如,主考官享用一等伙食:每位每日雞兩隻、豬羊肉各四斤、白米二升、老米四升、面三斤、雞蛋八枚、菜四種、“菽乳”(豆腐)四方、油醬醋各八兩、醬瓜 四兩、鹽二兩、椒一錢、蠟燭八支、茶一兩五錢。這些食料,肚量再大的主考官也難以消化,估計可以攢起來,試畢一併打包帶走,也算當官的一種福利待遇。

享用二等伙食的是各房監試提調、參領、參將等,所供雞豬羊肉及米麵蠟燭等“視一等減半”。享用三等伙食的是一些輔助巡視的官員以及門官、醫官、書辦等,每日雞一隻,豬羊肉各一斤,雞蛋四枚,米麵油鹽也都按等減量。

至於對讀生、謄錄書手,也有米蔬供應及豬肉半斤。這兩種人多由秀才充當,負責試卷的抄寫和校對。秀才是士紳的最低一級,不過也屬“肉食者”。至於刻印試題的工匠,以及皂役、廚役、鼓手等,則屬“下等人”。雖然也有官飯可吃,卻只是老米、生菜、豆腐,難見葷腥。

(本文發表於2016年11月30日今晚報副刊,作者:侯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