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重磅家庭教育紀錄片《鏡子》推出,
雖然片中的家庭各不相同
但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庭的影子
至於為什麼?
團長這就來告訴你原因
↓↓↓
△ 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紀錄片之所以取名《鏡子》,是因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總導演、央視《天網》欄目製片人盧釗凱說。
有問題的通常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庭。
需要改正的不是孩子,是孩子的父母。
這部只有三集,共90分鐘的紀錄片說出了當下孩子的心聲:我是無“罪”的,為什麼要我改?有“罪”的是你們。
紀錄片講述了家長的哪些“罪行”?
先讓團長簡短地和你們聊聊。
“罪狀”一:孩子出了問題希望借協力廠商解決
在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17歲的高三學生張釗,輟學四個月在家,父母想把他送去一所特殊的學校“改造”。他見到“教育機構”的人反應激烈,直接往門上撞。
被制止後,他對父母大罵。但是,撇開孩子的激烈反應,真正值得深思的問題是:為什麼現在一些家長會把叛逆的孩子送去特殊學校“改造”?
家長們總會說:“這孩子我管不了,只能這樣了。”可是被送去管教的孩子回來後可能“乖”了,卻目光呆滯,內心充滿畏懼,這難道是家長們想要的效果嗎?
把孩子交給學校,寄希望于老師,沒有問題。但是與此同時,父母顯然不應該忘記自己的身份——影響孩子最深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罪狀”二:父母強加個人意志給孩子
片中佳明的父親是大眾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本科學歷,某家企業的管理層。按理說家境良好的佳明可以在這個年紀多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佳明有很多理想,他想去當流浪歌手、想去做背包客,想用自己的雙腳去體驗這個未知的世界。
但是,在他父親眼中,這都是不對的,是玩物喪志,必須“糾正過來”。
父親在片中感慨自己的奮鬥經歷:讀大學前後,一瓶牛奶都沒喝過,但一直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想要自己的孩子也和他一樣,體驗艱苦然後做一個和他一樣“成功”的人。
可是,家長們或許沒有看見這樣一個現實:
以前大家能夠選擇的路很少,學習好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現在的社會選擇更多元,挑戰更大,機會或許也更多。世界變化太快,甚至連你也不會知道,將來的世界會看重什麼。
要讓孩子“艱苦”、“奮鬥”並沒有錯,可是孩子或許更該在他們認定的有價值的方向上去“艱苦”和“奮鬥”。
“罪狀”三,經常告訴孩子你很“窮”
片中澤清父母出場時,紀錄片有專門說明:他們是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專門說出這句話想必是想告訴觀眾,澤清家庭條件也不差。
但是,澤清的父母卻經常告訴他:我們很窮、沒錢;你要好好學習,不然就找不到工作!
△澤清認為需要上課的是家長
這不也是家長們常愛和孩子講的話嗎?我們很窮,你不好好學習就找不到工作,以後可能什麼也做不成。因為家長們大多就是在“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家長們也非常感謝這樣的“窮”環境給了他們鍛煉,所以他們也想讓孩子體會。
所謂“臥薪嚐膽”不就是這樣的嗎?
殊不知,這樣的哭窮教育,除了讓孩子感受到巨大壓力、我不行之外,並無任何其他作用。
這樣“窮”出來的孩子可能在失敗時候沒心思總結,更多的是懷疑自己能力,因為從小被灌輸“不好好學習就沒有未來”,現在他面臨的問題是,我學習不好,那麼我一定沒有出路了!
“罪狀”四:讓孩子沒有存在感
14歲的澤清明顯和家明、張釗不同,表現得很平靜,讓他接受去那所特殊的“教育機構”的原因是:他知道了有央視會跟拍,這樣會比較有“存在感”。
這是一個無厘頭卻又真實存在的案例。
他想去一家不曾瞭解的“教育機構”接受培訓,不是因為這家“教育機構”有多好,他發現自身多少不足想去改變自我,僅僅是因為如果去了就會有媒體跟拍,這樣好像就有了存在的價值。
讓孩子沒有存在感,孩子便會拼命用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片中的澤清就從罵母親“賤”開始,升級到了把母親逼到牆角打,甚至還動過刀子。其實就是因為不受到父母重視,才會拼命採取這些舉動,哪怕是“嘩眾取寵”,但是至少讓你開始關注他了。
想避免這一問題發生,家長們必須要正視孩子的每一個訴求,哪怕是很微小的訴求。如果要拒絕孩子,也要加以引導和給孩子一個正當的理由,不能敷衍。
“罪狀”五:不願和孩子一同成長
片中家明父親被記者告知必須用6天時間和孩子一起在培訓機構學習時,而且半天都不能耽誤。家明父親不屑地笑了,反問了記者:“半天都不能耽誤?”隨後說出自己忙不能去學校之類的話。
坐在去訓練營的火車上,澤清父親望著窗外時說了這樣的話:“我認為我不需要改變,我這次去上課,也只是因為學校要求,家長要一起陪同上課。因為我認為,這個家庭要改變,我不需要改變,至少不需要改變太多。”
這兩個不同家庭的父親能夠折射出來一個問題,家長們不願和孩子一起成長,也不覺得需要改變,孩子出了問題一定不是自己的責任。
這樣長久下去,家長和孩子的隔閡會越來越大,孩子會認為家長愈發不瞭解自己,再加上青春期的躁動,最後也就變成了大人眼中的“叛逆少年”。
家有“叛逆少年”應該怎麼辦?
上面出現了孩子控訴家長的這五大“罪狀”,
難道說家長真的不愛孩子嗎?
顯然不是。
沒有一個家長不愛孩子,
但可能會因為耐心不夠,
太焦慮,不注意方式,
硬生生地把愛變成了傷害。
Facebook上有這樣一組刷爆了的漫畫
告訴家長應該這樣愛孩子
▽
“每瞬間,你看到孩子,
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
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而你,對此是否也有所感觸,
是否也審視過自身?
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團長聊聊。
文 | Kyo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