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媽導讀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我們一直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等各方面努力,然而,2016年浙江省中小學教育品質綜合評價監測新聞通氣會提供了一些資料表明,吃早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很大,遠遠超出孩子在學習方式、學習動力、自信心、參加校外補課、家長教育水準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優勢。
1
孩子每天吃早餐意義重大
資料表明,每週吃早餐次數越多的學生,學習成績越高,其中吃早餐7天的學生,比吃早餐在3天以下的學生平均成績高出50-70分,相當於多接受1-1.5年左右的教育。
這是因為,不吃早飯的孩子,常常會由於饑腸轆轆而分神,導致上課無法注意力集中,總是盯著時間看什麼時候到飯點。而且,早餐可以給孩子大腦補充前一天晚上消耗掉的血糖,使大腦可以高速運轉起來,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所以不吃早飯的孩子,通常顯得有些慵懶,有的還會頭疼、噁心,就是大腦有些缺氧的結果。
2
吃早餐有講究
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頓,家長首先要重視起來。
有時候為了趕時間,家長就隨便買點早餐給孩子,然後讓孩子邊走邊吃。可孩子走路時,呼吸不均勻,導致食物吞咽的阻力加大,給孩子的腸胃增加負擔,易引起痙攣反應,也易引發闌尾炎,時間長了會造成胃下垂。
為了讓孩子吃一頓健康的早餐,家長可以早些起床準備,讓孩子有充足的吃飯時間,以免急匆匆吃完消化不良。如果家長不想太早起床準備,那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提前將早餐食材準備好,這樣就節省了第二天早上準備的時間。也可以做好早餐計畫,這樣就不用每天為早餐吃什麼而煩惱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讓孩子起床後先喝點水,補充睡眠時消耗的水分,活動20至30分鐘後,再吃早餐比較合適。
除了吃早餐對孩子學習影響很大之外,浙江省的監測資料還提出了以下2點。
3
適當作業,保證休息
並不是寫作業的時間越長,取得的學習效果就越好。有些孩子可能作業拖到半夜才寫完,結果不但品質不高,還影響了第二天的精神。可能整個寫作業過程中,孩子根本就沒有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一會兒發發呆,一會兒玩玩別的,直到時間不早了,才開始草草結束。
我的朋友范葳,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她告訴我一個好方法,就是家長可以跟孩子說好:“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現在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准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這樣,孩子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心裡想:“沒做完作業,怎麼好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不然會被老師批評。”像這樣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根據資料分析,四年級學生週一至週五平均每天作業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以內,八年級學生每天作業時間在2-4小時,對取得較高學習成績最有益,過度增加作業時間不一定會提高成績。
除了控制合理的作業時間,勞逸結合對學生來說也很重要。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才會有更好的效率。家長可以允許孩子做一會兒作業,玩一會兒。因為當孩子用心做作業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在高速地運轉,十幾分鐘後,大腦的葡萄糖就供應不足了。
如果孩子不主動停止工作,大腦就會形成壓力。而大腦為了轉移壓力,就會指使孩子去玩。此時,不是孩子要玩,而是他的大腦要孩子玩。所以,與其勉強孩子長時間學習,導致孩子厭學情緒嚴重,還不如讓他們在某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學習,這樣孩子對學習的抵觸情緒也會得到改善。
而此次的監測資料顯示,四年級學生每天保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八年級學生保證每天7-9小時的睡眠時間,最有可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4
花錢補課,不如多多閱讀
資料表明,一學期內讀完9本及以上課外讀物的學生,比讀完2本及以下的學生閱讀成績高36分,這相當於多接受一學年的教育;
從閱讀時間來看,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興趣閱讀或與學習相關閱讀的學生,其閱讀成績比基本不閱讀的學生高出10分以上;
從家庭藏書量來看,按照20本以下、21-50本、51-100本、101-200本、200本以上五個水準來劃分,每提升一個水準,學生的閱讀成績平均能提高7.23分。
由此可以看出,閱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著不一般的影響力。與其給孩子報太多興趣班,不如少報一個班,留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去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