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掃街嘴”的舌尖總導演——陳曉卿,兩部《舌尖上的中國》可謂是用來身體踐行:“不愛美食不是個好導演”。然而見慣大場面的他,即使尋遍眾味千百度,唯獨這種美食能挑動他的G點,頭一遭感受“欲☆禁☆仙☆禁☆欲☆禁☆死”的滋味!
由饕製作出品的《黃金海岸線》現已上線第五集,“舌尖中國”美食顧問團隊閆濤和陳曉卿來到了湛江的通明港,在這條擁有1556公里綿延海岸線的“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上,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舌尖總導演陳曉卿,再次重遇摯愛的美味,他又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趣味故事!?
◆ 小身材大滿足!極鮮之味攻陷舌尖導演
湛江廣闊的海岸線,為生蠔提供了無污染無公害的原生態海域生長環境。所以,在湛江收穫的生蠔肉質鮮嫩肥美無比、爽脆而無渣,重點是,還能即開即食,這種優待如非是養殖的水域不夠優質,那可就未必能體驗得到了!
生蠔營養豐富、高蛋白質低脂肪,除了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牛磺酸、谷胱甘酸、鋅等物質的含量豐富,註定讓蠔成為“大補”之物。如此靠實力霸屏,怪不得當大家聞到最能代表湛江的海鮮是什麼?“湛江地膽”陳海平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生蠔”。
◆ 海鮮名城的“跨界”頭牌小吃
雖說廣東的美食“各處鄉村各處味”,但在湛江這裡卻意外地繁衍出一種相當奇葩的頭牌小吃——那便是“牛角包”。
牛角包和湛江市的淵源,或許可追溯到清代道光二十五年,那時湛江叫廣州灣,是當時全國唯一的法租界。80年代中期,法國廚師貝裡來到了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向中國廚師學做中國菜,海濱賓館的廚師各自將自己的絕活傳給了這位外國友人。而貝裡也在離湛之前將西式包點——‘牛角包’的家傳絕活,傳給了海濱賓館的同行。
海濱賓館負責人說:“牛角包製作需要著眼每個細節,選用優質食材製作,所用的牛油是最好的歐洲進口牛油。”
新鮮出爐的牛角包最為誘人。金黃色的牛角包飄逸著淡淡的香味和熱氣,最外面是一層薄薄的脆皮,輕咬一口,唇齒間發出脆響,進而細嚼才知牛角包的“內涵”酥鬆香軟,卻沒有讓人感覺過於油膩,牛角包的香甜滋味盡在味蕾的享受中。
牛角包的配方因此得以流傳了下來,更在湛江當地生根發展,慢慢的從法國餐桌上移民到了湛江人民的休閒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