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收入5萬到500萬都可以自稱中產階級的國家裡,買家電這件事似乎變得越來越隨意了。
6月1日當天,京東空調品類有效訂單金額超過10億元,如果按照每台空調3000元計算,僅此一天,全國就有超過30萬人隨手清掉了自己購物車裡的空調。
1985年,每100戶城鎮家庭中,平均只有6.6戶擁有冰箱;2000年,100戶農村家庭中只有1.3戶擁有空調;而現在,家電在家庭生活中已經尋常到沒什麼存在感。
申萬宏源的分析師將中國家電行業的發展過程分為3個階段。2012年以前的兩個階段,分別是城鎮和農村普及階段,是從無到有的過程。2012年至今,家電行業已經進入以更新需求為主的第三階段。必需才買和壞了再換的說法越來越少了,家電正在從生活必需品變成電子消費品。
買家電的動機和標準變了
按照《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規定,各種家電的安全使用年限為:彩電8至10年,電熱水器8年,電冰箱12年至16年,電飯煲10年,空調器8年至10年,煤氣灶8年,洗衣機8年,電吹風4年,個人電腦6年,微波爐10年,電風扇10年,吸塵器8年。
然而實際上,現在大部分年輕人並不會真的把家電用到報廢。人們更換家電的理由更多地是用著不舒服、過時了、不好看等主觀因素。甚至可能原本沒有需求,只是因為促銷活動而衝動消費。這在老一輩的眼中簡直不可理喻。因為幾十年前,三件家電就可以把一個年輕的姑娘娶回家了。
相應地,選購家電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 鐵錘飛舞砸爛品質不過關冰箱和空調用了十幾年不出毛病,這樣的故事仍然很吸引人,但早已不是影響購買的決定性因素。即使是蝸居城中村的空巢青年,也會偶爾在知乎或者豆瓣曬幾張家居照片,寫上兩篇如何提高出租屋生活品質之類的文章。
除了好用和耐用之外,外形好不好看,是不是節能環保,是不是智慧,甚至是品牌調性高不高,都能成為選擇或者拒絕一個產品的理由。
家電品牌被特定的人群貼上標籤,自然,也形成了鄙視鏈:用歐美系的瞧不起用日系的,用日系的瞧不起用國產的,用國產的瞧不起用小米的,用小米的人說,萬物基於MIUI。
家電企業正在自我重塑
20年前,胡志標在梅地亞中心狂擲2.1億,請成龍代言。那句愛多VCD,好功夫,至今仍留在不少人的記憶中。在接下來的一年裡,2.1億,換回了十幾個億的銷售額。2000年以後,隨著標王一詞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那段野蠻增長的歲月也一去不返了。
現在,廣告還是會投,代言人也還是會請,不過它們只是完整的品牌戰略中的一部分。無論是廣告投放還是請代言人, 或是社交媒體上的行銷,家電企業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和高端或是品質生活這樣的詞劃上等號。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和十幾二十年前相比,家電品牌的代言人都換成更低調的了(格力除外),她們或他們,往往本身就是中產階層生活的代表。
所以在高峰時期,一個月能看到十幾場家電產品的發佈會,陣勢比起手機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這裡面也有互聯網電視的一份功勞。不過對於其他產品線來說,原品牌加高端品牌才是更常見的組合。比如海爾的卡薩帝,美的的凡帝羅,格力的大松。
2012年到2014年,中國的家電行業經歷了一段從普及階段向升級階段過渡的平淡期,價格戰的泥潭不僅麻痹了消費者,也蒙蔽了企業。 所以還是得感謝吳曉波老師那篇《去日本搶購電鍋 買只馬桶蓋》,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而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普通人才開始意識到,在基礎需求被滿足之後,生活還有這麼大的想像空間。仔細留意不難發現,從去年開始,電動牙刷和洗碗機一直都是熱度非常高的兩件商品。它們其實一點都不年輕,只是長期以來,一直因為不符合國人艱苦樸素的作風而很難打開市場。來源: 太平洋電腦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