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十月懷胎終於熬過“分娩”這道坎之後,各位新媽媽還得經歷一段時間的“困擾期“——產後惡露,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季,不僅會弄得黏黏糊糊,若是不注意清潔,還有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
所謂的產後惡露到底是什麼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眾所周知,女性在懷孕以後,子宮內膜會發生蛻膜化並適當增厚,而當寶寶順利出生之後,子宮便開始進行自我調理,增厚的子宮內膜開始發生脫落,而所謂的惡露的形成,其實就是指壞死蛻膜、血液、宮頸分泌物等混合組織排出的過程。
惡露一般在新媽媽生產完一個月左右,即可完全排盡。在排出的前一周,量一般較多,顏色呈紅色,一周後排量就逐漸減少,並轉變為咖啡色的漿液惡露,到了10天后顏色開始轉為白色,並且腥味逐漸淡化。
【推薦】在產後前幾周,惡露可能較多,因此媽媽們最好選擇吸收力強的且具有防側漏、回流設計的產婦護理墊。
正常的惡露有腥味,若是伴有惡臭味,那產後的媽媽就要引起警惕了,有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在夏季,正是細菌滋生的時節,產後的媽媽一定不可放鬆警惕。
1.保持清潔
一般來說,清洗頻率每天至少兩次,可先用消毒後的棉花球蘸肥皂水將污垢擦掉,然後用溫開水沖洗。
【推薦】採用EDI純水和蘆薈提取液,配方溫和,不含酒精和色素,更加潔淨安全,悉心呵護媽媽產後嬌嫩的肌膚。
2.一定要使用產婦專用衛生巾
一般來說,剛經過分娩後的女性,或多或少會留下傷口,而普通衛生巾一般由化學纖維製成,對產婦傷口產生的刺激很大。而產後專用衛生巾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能更好的呵護媽媽們的傷口。
【推薦】加強版的褲型衛生巾,採用多重夾心結構,吸收效果更好,橡皮筋和紐扣的設計,穿脫起來也非常方便,幫助媽媽們更好的應對產後惡露。
3.切忌“胡亂大補“
很多媽媽為了更快地排除惡露,在產後便不分時間地胡亂補血補氣,除了醫生開的藥,還每天讓家裡燉補品。殊不知,服用人參、桂圓反會造成了惡露不絕,因此在惡露第一周建議媽媽們飲食儘量清淡、多樣化,雞蛋、雞肉、小米粥、湯麵、豆類是上選,或是喝些紅糖水活血化淤,促進子宮收縮。
【推薦】寶媽產後的調理不同階段和體質,所需的營養也是不同的。這款月子湯精選花膠、干貝、猴頭菇、花菇、玉竹、蓮子、桂圓、紅棗等食材,經科學對比而成,配搭了10款不同的月子湯,均衡補充營養,更有效地幫助寶媽們產後恢復。
另外,剛生產的媽媽所處的室內空氣一定要保持流通,避免滋生細菌,溫度在25度左右最合適。為促進惡露的排出,新媽媽還可以適當進行一些伸展活動,加強氣血的運行,將積存在體內的餘瘀儘早排出來。
————————
小編有話說:本頭條由雜誌優選創作,未經我方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摘編上述作品。有其他合作問題可以諮詢旺旺號:雜誌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