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濟南村民們每天都從這座橋上走

在濟南市章丘區相公莊街道十九郎村子北面的玉泉河山,有一座古橋,橋的支柱是用碌碡支撐的,因此村民們稱它為“碌碡橋”,每天都從這座橋上走的村民,只知道這座橋非常奇特,但不知道該橋在全國是比較罕見的,堪稱橋樑史上的奇葩。

站在南橋頭看,橋長約16米,寬約4米,橋面已經用水泥灌封並抹平,兩側保留了三四十釐米的護欄,以免過路者發生危險。橋的南側有一塊新立的文物保護碑。

碌碡橋被列為章丘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橋為石木結構,分三孔,其中兩大一小。橋基是河底臥牛石,中間橋墩為四柱,其中三柱是石碌碡,共有十一個半石碌碡。另一柱為豎立的長條方石。

碌碡橋的橋樑則是用木頭鋪平,這些木頭不是平平常常的木頭,而是已有千年歷史的荊木,共有二十餘根。其中最粗者直徑達到二十多釐米,最細者也有近十釐米。橋面為不同形狀的條石砌成,後來用水泥灌封並抹平。

據橋頭的石碑記載:“碌碡橋”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在清朝道光十三年的《章丘縣誌》中即有明確記載,但是對於建設該橋時的歷史背景沒有詳述。在建設該橋時有何人投資及何人建設?一直是個謎。從橋的建築風格和民間口述史料,碌碡橋應建於明末清初,後在乾隆初期重新修建,據此推算碌碡橋的歷史應有300餘年。

“碌碡橋”的確是不多見,其獨特的造型和建橋時所表現出來的勞動人民的智慧,也算是橋樑史上的一個奇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