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圍巾是一種裝飾性強烈、實用性較高的繡品,其中圖案為廣繡為主,在配線、配線、貯存方式都有獨到之處,帶有強烈的中國色彩。而在外銷的過程中與西方國家風情風格的融合,更是使得中國刺繡圍巾在歐美國家的眼裡,成為象徵特殊異國情調的一個物質文化符號。可惜如今真正手工繡制的刺繡圍巾逐漸消失在人們的事業當中,只能通過極少數的廣繡商家才能尋得其蹤跡。
據研究表明,17、18世紀,在法國和義大利等國隨處可以見到中國商品的蹤影,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宮廷男女服飾都以刺繡、折襇、蝴蝶結做裝飾,貴婦高跟鞋的鞋面也是用中國絲綢、織錦為面料,上面繡著象徵著吉祥如意的麒麟、龍鳳等精美的中國圖案,有些貴婦甚至穿著中國刺繡的服裝、披著中國刺繡的圍巾、口袋裝著中國刺繡的手帕,將自己打扮成中國傳統大家閨秀模樣而大肆炫耀。
可以看出,中國刺繡在歐美國家是非常受歡迎的,刺繡圍巾是廣繡實用繡的典型作品。洛杉磯郡立博物館收藏的一塊米白色披肩是難得的早期存世實物,製作於1825年前後,上面繡著典雅精美的刺繡圖案,面料是縐綢,長約230釐米,兩頭帶流蘇,披上後幾乎拂地,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配飾。其同色繡花紋樣是歐洲風格的卷草邊框和集中在兩端的折枝花卉。刺繡針法為短葉平繡,有突起的浮雕感,應是加襯後再繡的。
廣繡實用繡的色彩設計是主觀、感性的,而設計色彩的主觀性則要受材料的制約。從地理環境上看,廣東位居嶺南腹地,氣候溫熱濕潤,為了在潮濕多雨的條件下保存廣繡,首先要求著色的色相純度很高,以使濃烈色彩組合而成的廣繡,能長久保持鮮亮而不會褪色。這就形成了廣繡大披肩在用色上的獨到之處;同時這也決定了廣繡在色彩、貯存方面與其他絲線繡的不同。可以說,天然材料與氣候條件促成了刺繡圍巾用色富麗、對比強烈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