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這個主機板品牌曾是世界第三,如今怎麼了?

臺北電腦展剛過,我們看到今年DIY廠商又重新成為了電腦展的主角,因Intel Core i9、AMD Ryzen新CPU的齊發,主機板廠商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好不熱鬧。這樣大好的形勢,對於主機板廠商無疑是一大利好,但是,一個著名的台系品牌——華擎,給我們的感覺顯得相對低調,再結合今年大陸的主機板出貨量資料,我們不禁發出疑問,這個曾經是世界第三、被網友戲稱為“妖板王”的主機板品牌,如今到底怎麼了? 

那些年的華擎...

誕生:華擎作為華碩的兄弟品牌

時間回到DIY市場輝煌十年的,2002年,華碩的一班技術出身的工程師牽頭帶隊,成立了華擎這一品牌,去補全華碩品牌的市場空白,是的,主要跟大陸品牌競爭,那些耳熟能詳的昂達、七彩虹、雙敏等。

華碩ASUS的定位一向都很明確,只做中高端市場(玩家國度ROG就是把這一理念發揮到極致的載體),但是低端市場的需求是巨大的(這一點在絕大多數產品上都是對的),當時華碩沒法放下身段直接進入這一領域,因為這樣會影響到中高端產品的定位和自身的利潤。所以華擎就是為了收割這波韭菜而生的,專打低端市場,吃掉華碩吃不完的份額,而事實也告訴我們,這一策略相當成功。華碩、華擎哥倆在2010~2012年出貨量分別占全球第一和第三。

證明:創新與技術,“妖板王”的由來

華擎 P4 COMBO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當年華擎就是披著貴族外衣登場而進入DIY玩家們的視野的,基本上就是以“華碩實力、價格實在”這樣的形象示人的。跟當年如日中天的大陸品牌競爭,貴族血統就是玩家群中的口碑。為了證明自己的貴族血統,也是有創新與技術的,華擎各種前衛的設計,大膽的嘗試,都是華碩這種注重“頂級”形象的大廠所不敢嘗試的,像當年既能裝Intel 478也能裝775兩種介面CPU的P4 Combo主機板,到如今ITX板型的X99主機板,都讓大家對華擎的研發和設計驚歎不已,於是有了“妖板王”的民間稱號。

到今天圈內的人聊起華擎時還能嘖嘖稱道,氣氛一度和諧愉快。有創新、噱頭,有貴族血統和技術,沒理由不成,其實就差戰略與時機了。

輝煌:華擎在這幾年沖到世界前三

到2009年華擎重新調整了戰略,打造精品,衝擊中高端市場,事實證明相當成功的。我們近代的DIY玩家,對華擎對最熟悉的,莫過於B75那一代,伴隨著E3v2的崛起,華擎的Pro3直接就成為了卡吧標配,好用不貴,雖然那顆電容還是有點討人厭。除了硬體上能把性價比發揮到極致以外,軟體上人性化的圖形化BIOS也是大家喜愛華擎的重要原因之一。

華擎的出貨量在2010年~2012年間出貨量也能占到全球前三位,直接超越微星,僅次於華碩和技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華擎的一幫牛逼工程師,一是能夠用極低的成本打造出“哎喲還不錯哦”的產品,穩穩地抓住了對性價比極其敏感的主流市場,有“低端選華擎、高端選華碩技嘉”這麼一說。二是華擎的部分中高端主機板,也能與華碩技嘉爭一日之長短。

但是,市場總是變幻莫測的

品牌曾經很好,但也不代表就能永遠地過得很好,市場是變幻莫測的,從2013年開始,主機板市場開始增長緩慢,原因嘛,不外乎PC的使用壽命週期太長、Intel擠牙膏、AMD不給力、CPU性能提升不明顯導致升級欲望不強烈。

在這樣的一個PC出貨開始萎縮的大環境下,各主機板廠商,包括自己的老哥華碩也都在迅速轉型,保證品牌營收與出貨量,從那時起,華碩與技嘉逐漸加強入門主機板的出貨量,而這部分正是華擎原來的生存空間(雖然華擎也有出高端系列如超頻方程式,但真正命脈還是在於中低端的產品)。

加之大軍規微星重新發力,在產品和宣傳(軍規、GAMING)上下足了功夫,慢慢在玩家中重新拿回了口碑;七彩虹也開始找到竅門,線上下管道推廣方面玩得風生水起,這時華擎既受到老哥華碩的上面侵蝕,也要提防後面的微星和七彩虹等等品牌的偷襲,加上一些意外事件(比如越南工廠停工等),華擎陷入了迷茫。

庶子之難,母公司不扶持:

作為小弟,作為一個主打性價比、單塊主機板利潤率比老哥華碩要低的品牌,在PC市場開始萎縮的大環境下,公司為了追逐利潤,華擎當然就得不到爸爸(公司高層)的愛了。試想一下,大家都出一款定位五六百塊錢左右的B250主機板,華碩品牌更大,利潤更高,更好賣,那公司還會投資源到華擎這個品牌上嗎?只要華碩的產品覆蓋到這一價格空間了,華擎存在的意義就越來越模糊了。

母公司不給予資源扶持華擎,主要體現在不給資源做品牌推廣、研發費用減少,因此你們會看到近幾年華擎的聲音越來越少,新產品競爭力也越來越弱,這一點就直接就反映在產品銷量上了。此外,根據一位元資深線下賣場管道的朋友瞭解到,近幾年華擎的線下代理商也逐漸撤場,不再代理華擎或者離開這個行業,導致目前華擎的線下管道推廣也是超級弱的。多重影響下,華擎的出貨量一年比一年慘澹。

如今:銷量被定義為三線品牌

我們引用一些博板堂的資料,根據我們與眾多業內人士、包括廠商與管道的資深人士的探討結果,以下資料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數據摘自博板堂

數據摘自博板堂

資料摘自博板堂

可以看到,華擎的年出貨量從當年巔峰期的近千萬塊,排行全球前三,滑落到大陸市場只有第七、八名附近,落差何其巨大。

如今:明星產品也逐漸掉隊

B75、B75、B150、B250這種性價比定位的晶片組是華擎的主戰場,前面也提到華擎的B75 Pro3當年超級大賣的境況,我們再來看看今天。

用產品的評論回復數近似替代產品銷量,可以看到在華擎最擅長的戰場上,已經被前三家品牌拋離了很多個身位了,而且這是在其售價更低的前提下,銷量確實不盡如人意。然後再看看Z270~

在入門款Z270的戰場上,華擎落後的差距就更大了,與老哥的差距也有20倍了,離微星也是可望不可即的距離。

華擎全部Z270的銷量

對於中、高端款的Z270,華擎基本上是沒什麼話語權了,而華碩則有敗家之眼ROG、技嘉則有雕牌AORUS來護航,用戶對它們的認可度要遠高於華擎。前面也說到,華擎目前的出貨主要就靠線上管道,線下管道已經沒什麼戰鬥力了,因此不難分析出其目前的境況...用舉步維艱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如今消費者也不再是只看價格了,產品力同樣重要。

華擎與華碩最熱銷B250對比

我們分析上圖左邊的是華擎B250M-HVD、右邊是華碩B250M-PLUS,用料顯然就有明顯的差距了,供電相數華擎5相 vs 華碩6相、記憶體插槽華擎2條 vs 華碩4條、PCIe插槽恰到好處,當然自傲飛著也不一定都用得上。但是,他們願意多花100-200元買個明顯更好的。

當然我們也知道這是為了性價比而妥協掉的用料,但是性價比也許已經不是當下DIY玩家們最看重的因素了,市場逐漸成熟,玩家們也越來越明確自己的需求,願意選擇擴展能力、甚至是外觀、用料更好的產品。

如今:華擎的聲音越來越小了

產品研發成本的壓縮,市場推廣投入的減少,面對華碩、技嘉、微星、七彩虹等品牌,產品研發投入的維持、甚至加大,各種電商、媒體的宣傳促銷活動,有的還有投資遊戲戰隊等大動作。對於品牌的建設、產品銷量的推進都是有莫大意義的,然而華擎幾乎是沒聽到什麼聲音了...

礙于華擎本來就是一個面向偏技術宅群體的品牌,如果不輻射更多的普通用戶,那等到原來那波技術宅不再關注DIY了,線下管道的撤離,華擎原來積累的影響力消耗完了,那基本上就很難再賣得動了。

總結:英雄 暮時,願有歸來之時

華擎的命運,是自我的奮鬥,也是歷史的進程所使然。

但今天的華擎,確實是有一種英雄暮年的感覺了,甚至有消息傳,華擎正在轉型商用市場,逐步減少消費市場的依賴。

對每一位華擎用戶,對每一位聊起華擎的時候會對其“妖板”產品嘖嘖稱奇的DIY玩家來說,我們都非常希望華擎能好好走下去的,DIY圈真的很需要這種擁有強大創新能力的品牌的。

而今年的AMD / Intel新品對華擎來說也許是非常重要的一波,華擎會成為歷史,還是英雄歸來?我們希望是後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