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已經40年,考試的難度以及考生的知識能力也都在不斷提高,對於經歷過高考的人來說,高中三年一定是難忘的,多少次挑燈夜戰就是為了考出個好成績,如果說人工智慧可以輕鬆考上及格線,那麼你會有什麼想法呢?
人工智慧考試成績如何?
就在 6 月 7 日,正當全國高三學子在考場中拼殺的時候,有兩名特殊的考生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沒錯,這就是此前傳的沸沸揚揚的人工智慧參加高考,這兩名考生分別是智慧教育機器人Aidam和成都準星雲學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I-Maths。
針對這兩位特殊考生的考試並沒有選用特別的試題,而是採用北京卷文科數學題,其中智慧教育機器人Aidam考出了 134 分的成績,AI-Maths 則考出了105分。或許從分數來看有些出乎大家預料,畢竟在看過AlphaGo對戰中外圍棋大師之後,不少人都覺得人工智慧可以不斷自我學習提升成績,因此不管是 134 分還是 105 分,放在人工智慧身上都顯得有些低了。
然而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這兩個人工智慧考生考試所用的時間分別只有不到十分鐘和22分鐘,考慮時間效率的話顯然還是人工智慧占優。其實最令人好奇的是,Aidam是如何解決主觀題的,這與下圍棋相比需要更為形象化和擬人化的資訊表達。
個中原理一下子無法說清,不過開發Aidam的學霸君的首席科學家陳銳鋒表示,要讓Aidam解題需要經過三個步驟。首先是題目變成人工智慧可以理解的形式語言;其次就是用這些形式語言描述了一系列環境之後,電腦就會在知識網路裡啟動搜索,確認題目觸發了哪些知識點,然後進行一系列的推理,找出最佳解題路徑。最後,把解題的過程和答案,從形式語言轉化為自然語言,完成解題過程。
理解和表達仍需加強
有意思的是,Aidam方面將同樣的試題讓三位曾經的數學高考狀元來完成,分別考得146分、140分、119分,平均分為 135 分,從這一點來看人工智慧確實很有兩下子。而AI-MATHS方面則採用另一種解題方式,就是通過綜合邏輯推理平臺來解題,目前AI-MATHS總共做了500套試題,共包含1.2萬道題,經過大題量的訓練讓其變得邏輯性更強,就算是斷網也可以自行解題。
按照這樣的趨勢,人工智慧考試要戰勝人類基本沒問題,對於人工智慧參加高考,坊間也是議論不斷。其中有些網友表示讓人工智慧參加人類的考試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它不會累,還會反復練習自我提升,與人類不具備可比性。有意思的是部分網友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高考說白了不少科目就是考記憶力,單純比拼記憶力當然是人工智慧占優,但如果是考作文這類純主觀的內容恐怕人工智慧永遠都不是人類的對手。
AI-MATHS其實也把2017年高考文科全國卷II做了一遍,最後成績是100分,整個過程僅十分鐘,準星雲學CEO林輝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它失分的主要原因來源於“無法理解題意”。可見在理解和表達方面確實是當前人工智慧產品普遍性的短板。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能幹啥?
其實讓人工智慧參加高考,其目的並不在於要證明它比人類強多少,而是讓大家看到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發揮作用的一種可能性。對此有人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或許會讓老師下崗,要知道人工智慧讓某某職業下崗的言論現在是甚囂塵上。對此陳銳鋒表示人工智慧還遠未到能夠替代老師的時候,完全沒辦法給學生講解知識。
那麼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能幹些什麼呢?目前可以想到的就是輔助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業和試卷,它可以很快檢測出學生答題中的一些可能存在錯誤的地方,然後給予老師提示。當然了,除了輔助批改作業和試卷,筆者認為人工智慧還可以系統化地管理學生的成績,或是針對學生在學習中某個薄弱環節提供有針對性的題庫進行練習提升,如此一來學生就不用去書店瘋狂購買習題了。
對於這次人工智慧參加高考一事,我想不應該單純從表面理解它的意義,而應該是挖掘其更深層次的東西,既然它能夠在考試中獲得成績合格,那麼就意味著人工智慧是可以跨領域發揮作用的,只是從嘗試再到成熟這需要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那麼在座的各位對此又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