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版的《深夜食堂》火了,不過這一次,是差評。
將近3萬名豆瓣網友給出的綜合分數,是2.3分。還有人留言說:“這部劇的評分虛高”“我真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打到2分以上”……這對於業界口碑一直都很贊的黃老師來說,真真有點迷之尷尬。
是演技不好嗎?不是。除了黃老師,單看那趙又廷、張鈞甯、海清、何炅、劉昊然等等一長串名單,要麼有顏值,要麼有演技,怎麼著都不至於那麼慘。只是這基本照抄日版《深夜食堂》的環境、人設、服飾、菜品,放在我們大中國的深夜,實在是有點違和感。
就像網友們所說,中國的深夜食堂,應該是路邊熱火朝天的大排檔。應該是燒烤、小龍蝦、炒螺螄、鹽水毛豆、花生米、啤酒等等深刻在我們的記憶裡的街頭美食,哪怕是深夜小吃,也不應該是老壇酸菜泡面,而應該是寧波湯圓、上海鹹泡飯、武漢熱乾麵……
到今天為止,日版的《深夜食堂》,在豆瓣還有著近10萬名網友打下的9.2高分,所以並非是劇情設置不合理。而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之所以一開始就落下一堆差評,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根據我們自己的深夜去做美食、寫故事,而是生搬硬套的痕跡太過濃郁。
聯想到生活中的育兒,其實很多媽媽也會犯這個毛病。看著哪個專家有名,看著哪本書暢銷,看著什麼東西買的人多,就照搬回來給自己孩子用上,而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依據自家孩子的個性,在借鑒之外更好地實踐,從而找出最適合你家寶寶的那一種方法。
很慚愧,我也曾是這個坑中的一員,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比如有次我在一本暢銷育兒書裡看到,帶孩子去打預防針前期,只要給孩子做好心裡預設,告訴他“打針會痛的程度,大概就跟被蚊子咬了一下差不多”,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這個過程,實際試驗下來,並沒有什麼作用。後來我就調整方法,告訴他:“媽媽也覺得有點疼,要不我們就哭出來,釋放一下就沒那麼疼了。”結果情緒倒是恢復得比較快。
還比如,三周歲的時候讓孩子慢慢接觸英文,最開始的時候也是聽了一個專家的理論,說在孩子英語啟蒙時,切忌中英文混雜著給他解釋,要讓他適應全英文環境,哪怕聽不懂,僅僅只是磨耳朵。這樣進行了一段時間,發現孩子對英語根本沒有興趣,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聽不懂。後來,又經過多方學習,決定用中英文結合的方式給他講解,慢慢地,他居然就開始喜歡看純英文的動畫片,也開始有讓人驚喜地輸出了。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就像原版的《深夜食堂》很受歡迎,專家們也必然有著過人的實力;但是,就像中國版的《深夜食堂》沒獲得好評一般,生搬硬套專家的理論,也一定不是育兒的好辦法。可以借鑒,但不能硬來,只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摸索出來的方法,才最有效,也更走心。
如果真有一部中國人喜歡看的《深夜食堂》,一定是充滿了市井的煙火氣息,一群中國的夜歸人,在煎炒烹炸的露天排檔,吃著中國的深夜美食,講著中國的深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