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約pao!怎能能沒有這個?

約跑,怎能沒有音樂!

首先,我們要先從聲音的原理說起。初中物理告訴我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時產生的聲波,通過介質傳播並能被人耳所感知。一般來說,頻率在 20Hz ~ 20kHz 之間的聲音是能夠被人耳識別的。

所以形形色色的耳機,都只是在用盡自己的努力抖動。只不過是振動的部位不太一樣罷了。如下圖所示,三種不同的發聲單元使用的振動方式都不相同。

一、動圈單元

顧名思義,發聲單元中有一個可愛的音圈,會在電流產生的磁場作用下,前後運動,帶動振膜發出聲音。

動圈單元的優點是結構相對簡單,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製作成本相對較低,絕大多數的平價耳機都使用了動圈單元。音質表現上,聲音場景感強,一般而言驅動單元的直徑越大,耳機的性能表現越出色。

二、動鐵單元

與動圈單元不同,動鐵單元是通過電磁鐵直接驅動一塊鐵片的振動,鐵片再帶動振膜發出聲音。

動鐵單元的優點是失真小、靈敏度高,聲音表現不會受到耳機的腔體造型的限制,因此可以設計成各種不同的形狀。缺點也很明顯,對於聲場的還原相對較弱,場景感和深度不夠,對於大編制的交響樂的處理會相對吃力。

三、靜電單元

靜電單元直接將振膜置於電場中,由高直流電壓極化,通過電容的變化直接讓振膜振動發聲。靜電耳機必須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將音訊信號轉化為數百伏的電壓信號。


靜電單元的優點很明顯,因為振膜可以製作得非常輕薄,可以帶來更快的振動速度及瞬態回應,細節表現力更強。同時因為振膜直接放置在兩個極板中,受到的電場是均勻的,因此能夠做到線性驅動。當然缺點也很明顯,製造成本高昂,售價突出一個貴。

四、耳機的佩戴方式

通常來說,可以用耳塞(earphones)和耳機(headphones)區分不同大小的耳機。根據這兩個大類細分,可以將耳機分為下面這幾類:

1、 入耳式耳塞

入耳式耳塞發聲單元體積小,便攜性好,可以直接塞入耳道內,因而隔音效果極好。長時間佩戴可能會有不適感,可以通過更換不同大小的矽膠耳承解決。幾乎所有中高端可擕式耳機都採用了這種佩戴方式的設計。

2、平頭耳塞


平頭耳塞又稱為半入耳式耳塞,從佩戴方式上來說,二者都是「塞」進耳朵,只是進入的深度深度不同,因此在一些分類中會將二者都合稱為耳塞。但因為這兩種耳機在佩戴方式上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在這裡將他們分開了。

平頭耳塞的發聲單元體積也很小,與入耳式耳塞不同的是,平頭塞只是將發聲單元塞在耳道外,但因為不同人的耳孔形狀都不一樣,因此音樂表現上會大打折扣。是目前最流行的可擕式耳機的款式。

3、頭戴式耳機

頭戴式耳機是最常見的耳機類型,通過一個頭梁將發生單元夾住耳廓,耳罩的尺寸遠大於耳塞,因此聲音效果也會好得多,缺點是不便攜,適合在室內使用。

根據耳罩的大小還可以細分為全尺寸耳機(包耳式)和中尺寸耳機(壓耳式)。簡單地說,全尺寸的耳機可以完整包住耳朵,隔音效果更好,幾乎所有頂級耳機都選用了這種設計,確保更好的聲音表現。

4、耳掛式耳機

耳掛式耳機會在耳機上設計一個掛鉤,再將發聲單元塞進耳朵。佩戴更穩當,舒適感更高,適合運動時使用。但因為懸掛的方式設計無法保證可以將發聲單元緊貼耳道,存在漏音的問題。

5、繞頸式耳機



運動耳機中非常常見的設計,耳機的主要重量都集中在頸部,同時避免了運動時需要佩戴頭盔的衝突,佩戴非常舒適。但在進行劇烈運動時,還是會引起拉扯,適合羽量級運動。

6、後掛式耳機

後掛式耳機使用一根有彈性的頭帶,從腦後繞過耳廓固定耳機。優勢在於佩戴穩定、不會破壞髮型(這很重要)。但因為頭帶很難設計成自我調整的,因此佩戴舒適度較低,並且因為頭帶不可折疊,也毫無便攜性可言。

五、玄學基本用語

聯網上充斥著各種關於耳機的評論和評測,各種看似玄乎的名詞也滿天飛,「音質飽滿、音色偏冷、三頻均衡、音場寬廣」...這些名詞對於任何一個初次接觸耳機的人來說,都不是人話。那麼他們都是什麼意思呢?要怎麼去理解?

1、 音質

什麼叫做聲音的音質?音質就是聲音的品質、品質。怎麼理解?當你在街邊的小攤擼串的時候,咬一口肉進口,你會說這個肉質不新鮮口感柴幹——不好吃;而如果你去一家有門店的新疆餐廳,點上一桌紅柳烤串,一口咬下去,你會說這個肉質滿分——好吃。

聲音的音質也是一樣的道理,音質好就代表著好聽並且耐聽。有的耳機參數表現非常 IMBA,相應頻率可以做到 5Hz ~ 12kHz,但是然並卵,音質表現不好就是不好聽。

2、 音色

很多人會把「音質」和「音色」混為一談,這是非常錯誤的。顧名思義,音質是聲音的品質(Quality),音色就是聲音的顏色(Color)。聲音和光線是一樣有顏色的,光線有冷色和暖色之分,音色也有冷暖之分,不同的發燒友還會使用軟硬來形容。


耳機的音色和所有樂器是一樣的,越貴的器材,音色表現越好。當然對於音色的表現人各有好,這一規律並非定律,有的朋友就是喜歡 iPhone 自帶的 EarPods,反倒對上千的耳機沒有感覺。

3、頻段

這個名詞很好理解,相信接受過九年制教育的朋友都知道,人耳可以感應到的聲音範圍是 20Hz ~ 20kHz,一般地,我們會在 200Hz 和 6kHz 劃兩條線,將其分為三段,也就就是所謂的高頻、中頻、低頻。

中頻段是人耳感應最靈敏的頻段,也是耳機表現最重要的頻段,中頻表現糟糕,不論高頻低頻表現再好,都不是一副好耳機。


另外,我們常說聲音的「通透度」,主要是 2kHz ~ 3kHz 頻段的聲音影響,這個頻段的聲音能量弱,會使得聲音表現黯淡、發虛;而 4kHz ~ 5kHz 頻段的聲音,主要影響聲音的「距離感」,這個頻段的聲音能量弱,會覺得聲音離得遠。還有,各種評測會說的「齒音」,其實就是在 6kHz ~ 8kHz 頻段表現過頭時容易出現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頻段範圍都是大致的區間,不同人的耳朵感受都不一樣。

4、 音場

音場,就是聲音的空間感,形容音場會使用寬度和深度兩個維度去描述。在使用耳機還原大編制的交響樂時,音場還原效果好的耳機,閉上眼仿佛可以感受到你正坐在交響樂團的正前方,整個樂團在為你一人服務。


5、層次感

層次感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能夠將不同的樂器區分開來的感覺。耳機在還原聲音時,能夠將交響樂不同排的樂器發出的聲音都還原出來,我們就會說這幅耳機層次感好。

6、解析力

解析力就是將音源中細節表現出來的能力。好的耳機,即使是再細微、再複雜的音樂細節,都能清晰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現。但需要注意的是,解析力好不代表著層次感強,能夠將所有細節都解析出來,並不意味著能夠將他們融合得和諧。

7、顆粒感

主要是在中頻的人聲表現上,聲音表現出一顆一粒的特徵。這一音樂的表現特製,可以加強情感的表達,體現出滄桑感。

六、問題來了,耳機究竟怎麼買?

很多朋友在購買一副耳機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真的需要這麼好的耳機嗎?我一個木耳朵又聽不出區別有必要用這麼好的耳機嗎?

我們的聽力都會隨著身體的衰老逐漸衰退,好時光這麼短,為何不縱情享受?一副好的耳機只有當你真正帶上頭之後才能體會到帶來的衝擊力和震撼。

但同時我認為,除非是真的有愛好音樂,否則不必要花太多錢,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就好。找到適合自己的耳機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情況,不然容易陷入燒錢的無底洞。一般來說,按照下列這個步驟明確即可:

1、 需求:需求是想要享受音樂?還是想要獲得降噪效果?又或者是想要在運動的時候打打雞血?是想要在室內靜靜地享受音樂?還是在街頭享受個人世界?針對不同的需求,挑選耳機時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2、喜歡的風格:同一價位的不同的耳機對音樂的表現風格是截然不同的,針對不同的曲風也會有不一樣的傾向。有的耳機適合播放搖滾,如果要強行聽古典,那只能聽到車禍現場;

使用什麼播放機:音樂、播放機和耳機,就像是食材、烹具和餐具,首先必須得用正確的食材搭配正確的烹飪方式,最後才能用餐具享受到最美味的食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