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寶寶這四種不良行為,寶媽要及早矯正!

培養心理健康、快樂陽光的孩子,要從小注意矯正不良行為模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種常見的寶寶行為模式。

從2~3歲開始就應該培養孩子的健康行為模式,糾正常見的不良行為習慣。

1.依戀行為

由於母親的愛☆禁☆撫、擁抱和哺乳,嬰幼兒出現“戀母情結”是正常的。可是,如果過度依戀,孩子的心理會變得脆弱,出現煩躁、焦慮情緒,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性取向障礙。

建議:應從小讓孩子和其他人多接觸,通過玩“捉迷藏”的遊戲,讓孩子逐漸脫離對母親的依戀。

2.對抗行為

2~4歲的孩子處於“第一反抗期”,此時60%~80%的孩子不按父母要求去做。但是,如果孩子習慣了用撒嬌、發脾氣,甚至滿地打滾的招數要脅家長,則可能發展成對立違抗障礙,甚至品行障礙。

建議: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冷處理”,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而不是“以暴制暴”。

3.攻擊行為

有的孩子像“小霸王”,誰惹了他都又踢又鬧,甚至打人摔東西。3~6歲是孩子攻擊行為的第一個高峰期,如不克服,可能發展成反社會人格障礙。

建議:面對這種孩子,家長首先要規範自身行為,不要讓孩子模仿到暴力的行為語言,此外,教兒童正確的情感宣洩方法,如傾訴、捏橡皮泥等。

4.退縮行為

很多獨生子女從小父母“捧在手心”,事事代勞,因此缺乏自理能力,變得孤立、害羞,出了家門就感到不自在、缺乏安全感。時間長了,可能發展成社交恐怖,出現各種類型的適應障礙。

建議:因此,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圈子”,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培養自信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