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買車時有一個很明顯的傾向:偏愛又長又寬的大車。個人喜歡大車,公家買車更是偏好大車,而且很多車型就是因為成為“官車”之後才開始火起來的。消費者既有所好,廠家必然投其所好,很多在國外設計的原型車,進入中國的第一課就是把軸距拉長。不僅中型車、大型車在加大,小型車也在變大。
中國人為何對“大車”情有獨衷?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中國人買車一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對空間有實實在在的需求。
隨著80後、90後成為社會主流,421型的家庭越來越多,就算一個小孩只需要一個老人幫帶,一個家庭也至少有4個常住人口。如果算上假期出行,需要捎帶一些物品,一輛五座的小型車絕對談不上寬鬆舒適。所以,頭部空間、後排空間成為很多家庭選車的一個硬性指標,甚至連後排中間位腳部的凸起高低都很受消費者的關注,因為中間坐人的幾率比較高。如果咱們像罪惡的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兩口子一人一輛車,孩子成年了最差也能混上輛二手車,那確實就沒必要太糾結空間了。
二、中國的汽車使用環境決定了中國人偏好大車。
城市越來越堵,汽車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擁堵,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國人並沒有因此就選擇更加方便靈活的小車。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小車的優勢在中國並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首先,中國城市的道路通常並不狹窄,處處可見寬大整齊的6車道、8車道,擁堵是因為車多造成的,跟車的大小沒關係。車即使再小,也照樣像蝸牛一樣在車流中爬行。而反觀世界上小車最吃香的國家日本和義大利,就是因為城市道路狹窄,很多路都是曲折小巷,車大了會車、轉向都不方便,這時小車才能真正體會出優勢來。
其次,跑高速需要大車。中國國土面積大,高速也越修越多,走親訪友,自駕旅遊,常常需要在高速跑個不長不短的距離,大車本身更重,底盤和懸掛也更好,跑高速自然也就更安全。好的懸掛系統通常需要佔用比較大的底盤空間,小型車就是想用也用不了,就連鼎鼎大名的賓士SMART的後懸掛都只能被迫採用比較原始的拖曳臂式半立懸架,當然也就只能當個買菜車來用了。再看看美國和德國,雖然汽車個人擁有率比較大,但依然愛好大車的人偏多,因為這兩個國家和中國一樣,國土面積大,高速公路多,所以需要大車。
再者,大車在事故中更佔優勢。交通事故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事,但無可否認,大車在事故中的抗撞擊能力確實更好。在中國這個馬路殺手眾多的國度,大車能在發生交通意外時為人身安全贏得更大的緩衝空間。這也是很多人喜歡suv的一個重要原因,suv的大體積和高個子能夠在發生碰撞時占到上風。
三、開大車更有面子,更映射出中國文化中的等級意識。
很多時候,汽車作為隨時出現在公眾社交場合的物品,和手錶、皮包一樣已經超越了物品本身的屬性,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徵。而在大多數不懂車的人眼裡,車的大小與車的好壞是直接掛鉤,而大多數情況也確實如此。因此,在中國,汽車的大小已經與面子牢牢捆綁在一起,即使你個人不在乎,也難免承受周圍人議論的壓力。
更深一層看,車子的大小還與中國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掛靠緊密。在沒有汽車的古代,馬車作為最常見的出行工具,就有十分清晰的等級劃分,即所謂“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今天雖然沒有了皇帝貴族的概念,但汽車大小體現權勢大小、財富多寡的潛意識依然無處不在,所以很多時候,車子越換越大,越換越豪華,成了一個人等級的象徵。所以,在中國,大車給開車人帶來一種心理優勢也就順理成章了。比如,當你家買了一輛大車,你的鄰居可能就會對你刮目相看,你在生活中與鄰居交往可能就會獲得更多尊重。再比如,奧迪作為早期高級官車的代表,無形中強化了品牌的權力內涵,雖然如今早已走進尋常百姓家,但有很多人其實正是出於奧迪品牌中沉澱下來的權勢象徵才去買的,特別是很多生意人,迫切希望通過更大更好的汽車來增添自身的權勢感,在商務活動中,就可能會獲得他人更多的禮遇、重視。歐美國家肯定也多多少少會有這種面子文化,但絕對不如中國這麼嚴重,這是民族文化性格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