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前街的小吃,其實並不是濟南名吃。老濟南的名吃如扒肘子、九轉大腸,、蔥燒海參,麵點如油旋、炸麻葉等,對不起,沒有。而一直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醬油螺絲(也稱:五香旮拉牛),麻辣小龍蝦,羊肉串則成為主流。每到夜晚,華燈初上,省府前街開始了繁忙而繁榮的大排檔盛景。
濟南人愛吃、善吃、好吃,所以,以前濟南的大商人、大資本家中,純正的濟南人不多見。如祥字型大小是章丘人,東元盛是桓台人,而開飯店的多是膠東人,而純正的濟南人,則坐吃祖輩創下的基業而直至山空,如布政司街的張家、李家、呂家,如西門裡的毛家,到解放的時候,除了幾處破房子外,和城市貧民相差無幾。而所謂濟南的老名吃,實際就是包括他們在內的善食家、美食家捧起來的。像捧紅的角一樣,名聲流傳甚廣,以至在濟南如果不吃扒肘子、九轉大腸、蔥燒海參,如同到北京不吃烤鴨、不吃爆肚一樣遺憾。
省府前街小吃的興起, 最早得益於C家,三十年前,濟南的緯九路一帶形成了獨特的燒烤一條街,從南到北的民房被鱗次櫛比的燒烤屋所充斥。並迅速朝周邊擴大。很快,城頂回民社區的燒烤以更猛烈的勢頭發展起來,即使在一位市長大人異想天開的提出消滅露天燒烤後,即使緯九燒烤消失了,城頂回民社區的燒烤也以民族政策的僻護而巧妙的迂回著,生命力更頑強了。
省府前街的C家,正是在濟南小吃文化的大背景下如同使了激素般強壯生長。 據說,回民不吃牛羊雞鴉之外的肉類,但C家卻獨闢蹊徑,恰恰從濟南市民最喜愛的醬油螺絲入手,一天十幾斤,一天幾十斤,一天幾百斤的增長。
醬油螺絲要入味,必須要活著剪掉尾巴,用香油、細鹽、味精浸泡約一天。吃法也有兩種,一是爆炒,一是慢燉,無論那種做法,料酒、高湯均是不可或缺的。我愛吃爆炒。油熱九分,將花椒、辣椒、蔥薑放入,炒熟,甜醬適量,趁著香辣味四起,將能吃得了的田螺放進,顛勺、翻勺,再顛勺、翻勺,再顛勺、翻勺,如是幾次,噴香、麻辣的醬油螺絲就做成了,盛上一盤,端過紮啤,順手接過攤主遞上的帶尖角的鐵片(後都改用牙籤),三五好友的這一夜晚,邊嘬邊聊,至少能侃到12點。因了C家的帶領,省府前街曾出現過好幾家田螺餐館,甚至出現幾百人端坐街邊嘬田螺的景象。
麻辣小龍蝦的興起,有點異軍突起。我2000年去安徽,在合肥第一次看到,被它的色香美味所吸引,曾小試一把,似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後來,該菜品北上,很快在濟南站穩腳跟,但真正使它名聲大振的,仍然是省府前街。尺餘的大碗盆裡,滿是紅紅的龍蝦,即使不吃,只需輕輕一吮,醉人的香、麻、辣、鮮撲鼻而來,由不得你不甩來腮幫子,不顧吃相的,且慢,還是細細的端詳一下手中的美味吧,紅紅的殼子,油亮油亮,把汁裹盡,剝開外殼,一支白白胖胖的蝦身,顫抖抖的挺立在手上,使人欲吃不忍,欲罷不能。
省府前街,只待華燈初上便會湧進大量的人流,全都奔著醬油螺絲和麻辣小龍蝦而去,以致不寬的街道迅速被食客所佔領,汽車只能無奈的按著喇叭耐心前行。食客們坐在低矮的馬紮上,湊著同樣低矮的餐桌,狂飲著純正的趵突泉紮啤,誇張的大口吃著辣爆龍蝦,更因幾家餐館經營的獨到濟南口味的醬油螺絲(田螺),而吸引了省城極其周邊的食客,原來人見熱愛的烤羊肉串成為陪襯。
省府前街的小吃,一般在濟南感覺略有身份的人是不肯去的。他們不肯尾身於下里巴人之間,他們尤其不願坐在低矮的馬紮上粗俗地誇張地大口喝大杯的紮啤,唏噓著嘴吃著烤得冒油的羊肉串,紮煞著雙手吃紅乎乎的油爆龍蝦。有人認為這樣太沒品位。據說有一位外地長官的夫人,偶入快省府前街就餐,竟站起來指責食客們注意修養,不要大聲喧嘩。還是這位夫人,在品嘗了豬頭肉拌黃瓜後竟說:拿我當打工的了!
所以,一般在濟南感覺略有身份的人不去老城區吃小吃絕對正確,起碼不會敗壞食客的心情。
十年後的省府前街,紅尚坊美食坊早已完成,各種各樣的飯店酒肆也小成氣候,但在老城區裡居住了幾輩的居民走了,地氣沒了,民俗失了。特別是曾經在半個齊魯大地享有名氣的烤肉串、醬油螺螄、麻辣小龍蝦集體消失,空蕩蕩的街道,如同洪水退去,想像不出人聲鼎沸時是什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