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青春期的孩子的家長估計都會為孩子的叛逆期的問題感到非常頭疼。
孩子青春期的問題主要體現有“網癮”、“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等等。那麼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儘量滿足孩子的心理渴望.
心理渴望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心理營養”,只有心理營養足夠了,孩子才會是“茁壯”的。
就像一顆莊稼一樣,只有陽光雨露和土壤各方面的條件都具備,才會長得顆粒飽滿。
首先,家長要把孩子的表現當作他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在心裡真正接納孩子跟小時候的不同。
10歲的孩子就是10歲的孩子,怎麼可能像6歲的孩子一樣呢。
第二,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10歲孩子的思維和做事一定有他的方式,怎麼可能跟30歲的我們一樣呢。
如果10歲的孩子有30歲的思考,那豈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們不妨倒退回去,想想我們10歲時候是什麼樣子。
就跟孩子小時候我們要蹲著跟他講話一樣,如今也放低我們的姿態,跟孩子平等交流。
孩子有孩子的信仰,大人無需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
第三,我們說言多必失,批評、指責、抱怨、嘮叨、威脅、懲罰這些會傷害孩子的內容大多時候都會在語言中,所以要少說多聽。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時候是在尋找一個傾聽的物件,因此你仔細認真的聽孩子說話.
原本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支持,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給一些簡單的回應和簡單的評說足夠。
第四,說出你對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說話的感受即可,不要長篇大論地告訴孩子如何去做。
感覺現在的孩子對大道理懂得比家長還要多,因此你的話他可能壓根就聽不進去。
他只是想讓你表示一下認同而已,而你的認可已經讓他滿足。
有專家講,一個成年人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最多30秒鐘,也就是說只有簡短的語言才是有效的。
我想對孩子更加如此,拒絕家長的獨白。
第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努力把自己傳遞愛的方式調整到孩子的頻道上,以他能夠接受的方式給他。
我清楚地記得女兒初三的時候,我覺得她很辛苦,想在她放學的時候開車接她回家,她堅決不同意。
我尊重了她的選擇以後,女兒在她的日記本上寫下了“我的媽媽就是不一樣”,給了我極高的評價。
第六,青春期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親密接觸”的,比如擁抱、摸摸頭、親親額頭等等。
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延續的,小時候你一直跟他很親密,就因為人家長高了,你就不給了,他也會失落,嚴重的話他就會出去尋找。
總的來說,跟孩子溝通要建立在滿足孩子渴望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