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你的孩子“戀母”嗎?從哪兒糾正才好?

不少媽媽都會經歷過這樣的情景,不管去到哪孩子都會緊緊的粘著媽媽,可是孩子分明都長大了。

這種情況便是醫學上的“戀母情結。那麼,孩子戀母怎麼辦呢?

3-6歲的孩子會出現第一個戀母的時期,這是孩子必經的階段,如果不能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很容易給孩子的心理造成缺陷。

佛洛德曾經說每個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俄狄浦斯的情結,也就是戀母情結。

孩子幼兒時期戀母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在學齡前心理上會變得上進、勤勉、與他人交往合作,開始產生獨立意識,這時如果孩子還未能從戀母情結中順利過渡,孩子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戀母心理應該重視。

孩子戀母的不良影響

↓ ↓ ↓ ↓ ↓ ↓ ↓ ↓ ↓ ↓

01——孩子形成依賴性人格

孩子過分依戀母親,孩子容易變得自我中心、執拗、自理能力差,他們既需要父母多陪伴照顧,但也經常對父母的管制感到不滿。孩子的這種雙重人格,使得孩子既難管教,又難相處。

02——影響家庭關係

母子之間過分依戀,使得媽媽經常以孩子為中心,有些媽媽甚至把孩子看得比丈夫還重要,這樣夫妻之間容易常因孩子的事吵架。而且孩子會因為戀母而和爸爸比較疏遠,關係冷淡,家庭關係因此會變得不平衡、不和諧。

03——孩子易患心理病

母子之間親昵刺激過多容易造成神經質,感情變得豐富而脆弱,容易患孤僻症、社交恐懼症、抑鬱症等,男孩子戀母過重過久還容易失去男性氣質和魅力,變成“奶油寶寶”。

媽媽應該怎樣才能讓孩子擺脫戀母的情節呢?

下麵小編來為媽媽支個招!

01——從媽媽做起

媽媽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理,不要過分溺愛孩子,也不要給孩子包辦一切,讓孩子更獨立自主,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感情“粘合度”要適當降低,媽媽可以適當地縮短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讓孩子用更多的時間與爸爸、爺爺奶奶等人接觸,培養廣泛的親情。有時候媽媽可以讓孩子到外公外婆或者其他親戚家做客或者小住,消除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

02——分床睡,減少親昵行為

一些家長會讓寶寶晚上和自己一起睡,以便晚上照顧踢被子的寶寶。但是當寶寶年紀稍大時,爸媽就應該要考慮與孩子分床睡了。一開始孩子可能百般的不願意,爸媽可以採取一些辦法讓孩子逐漸習慣自己一個人睡,比如為寶寶開一盞小夜燈,或者睡前給寶寶講故事直到他入睡等。

另外,媽媽不要經常對孩子再做一些對待嬰兒般的親昵動作,比如過多地親吻、擁抱或者撫摸身體等等。寶寶可能一時之間會覺得媽媽不愛他了,所以都不願抱抱他。雖然說媽媽要多加注意對孩子過多的親昵舉止,但還是要讓寶寶能夠感受到你的愛和關心,這樣才不至於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所以建議媽媽要逐漸減少行為,而不是突然停止。

讓孩子漸漸意識到自己已經慢慢長大了,不需要媽媽像對待嬰兒那樣對待自己,即便如此,媽媽還是愛著自己的,這樣也能很好地淡化對媽媽的依戀。

03——增強爸爸的角色

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在照顧孩子,無論是在起居飲食上還是和孩子一起玩,爸爸都是很少參與其中。但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幼兒從3個月起,父親能多陪伴寶寶的話,寶寶在1歲前以至於以後的行為障礙都會更少,而且爸爸對孩子的果敢、堅強、獨立等人格特徵和處事方式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應有意識的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引入爸爸的形象。

爸爸最好每天能夠保證3個小時與寶寶相處,爸爸白日工作繁忙,可以在晚飯過後多陪寶寶玩玩具或者做遊戲,比如可以玩“舉高高”遊戲,爸爸把孩子舉到空中,每次一玩,寶寶就會瘋得不得了,咯咯咯咯直笑,寶寶和爸爸的感覺就更親近了。另外,爸爸也可以擔任睡前故事這一工作,增加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另外,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儘量避免在寶寶面前和爸爸爭吵,不要在孩子面前對爸爸作出諸如“你做得真差”、“你不能這樣對寶寶”這些話,像這樣負面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寶寶對爸爸的印象,會讓爸爸在寶貝面前喪失威嚴。

04——培養孩子獨立性

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只擔當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全職保姆,過分的包辦只會讓孩子依賴他人,致使生活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克服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首先就要讓孩子有獨立的思想和自理的能力。寶寶3歲左右便開始進入幼稚園,這是讓寶寶與媽媽分離並且培養獨立性的最好時機。

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沿用寶寶在幼稚園的習慣,比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媽媽千萬不要看見寶寶吃飯慢或者穿衣扣錯紐扣就迫不及待地去幫助他,應該要讓孩子學會在自己克服困難,這樣孩子長大了才懂得照顧自己,照顧他人。

05——擴大圈子,多交朋友

媽媽可以 多為孩子找一些小夥伴,培養孩子對同伴的感情,轉移對媽媽的過分關注。

孩子上幼稚園,社交的圈子從家庭轉移到學校,這是孩子交朋友的好機會,媽媽可以適當地教孩子一些禮貌待人的方法和社交的小技巧,讓寶寶能夠成功地與他人建立友誼,使孩子能夠在他人身上得到關注和愛,自然也就會減少對媽媽的依戀。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與小夥伴們互相串門,鼓勵孩子帶朋友到家中來做客,讓孩子能夠充分享受友情的快樂。

下面4本書,教爸媽培養孩子獨立能力,不再只圍著媽媽轉。

推薦理由: 美國心理學專家傾心打造精彩的小故事,蘊藏成長的大道理,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分離焦慮孩子開心,媽媽放心。 這套書,則讓孩子更勇敢地面對恐懼、焦慮、害羞等成長中的困惑,讓孩子更順利地走上幼稚園、上學、交友等所有人生中的第一次。

推薦理由: 《大城市裡的小象》告訴孩子,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無論多麼渺小,我們都可以做出改變。那一刻,你會由小變大,成為平凡生活中自己的英雄。 其實相對于大人,孩子更能體會生活的困難和自身的渺小無力。他們渴望快快長大,渴望變成英雄,渴望受到關注。

推薦理由: 培養獨立睡覺的好習慣。找出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的原因,給孩子一些上床前的 “儀式”,給一些“保護”幫助他們度過黑夜,這都會是很不錯的安撫神器,再比如一個好聽的睡前故事。

推薦理由: 家長應該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與父母平等的個體進行交流,尊重和瞭解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與關愛。也許,讓孩子來一趟短途的旅行,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面臨小的危險,幫他們遮罩掉大的危險。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