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成語典故,看《軍師聯盟》三國大劇!

優酷獨播大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成語名稱】:望梅止渴

三國人物】:曹操

【故事典故】:

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時,部隊行軍長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為了不耽誤行軍,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出口水。終於到達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成語名稱】:兵貴神速

【三國人物】:郭嘉

【故事典故】:

曹操打敗了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但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

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曹操說:“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著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回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後顧之憂的。還有,你要慎重!”

曹操於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今屬河北)後,郭嘉又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笨重的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

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塗地。最後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也被太守公孫康所殺。

【成語名稱】:徒有虛名

【三國人物】:司馬懿

【故事典故】: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成語名稱】:伯仲之間

【三國人物】:曹丕

【故事典故】: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有一篇相當著名的文章〈典論論文〉,闡述讀書人為文應有的態度。他認為一般文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的作品。所以他在文章一開頭,就說自古文人相輕,並以漢代的傅毅和班固為例。東漢章帝時,班固和傅毅同為蘭台史令,一起負責書籍的典校工作。曹丕認為這兩人的文才不相上下,但班固看不起傅毅,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毅因為會寫文章而得到這個職務,但他一下筆就沒完沒了,不知節制。」文人常會這樣以自己的長處來攻擊別人的缺點,事實上沒有人是通才,能掌握各種文體,所以每個人各有各的特色,應該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才對。曹丕在文中以稱兄弟排行的「伯仲」,來表示班固與傅毅的文才相當,有如兄弟一般,差距不大。後來「伯仲之間」被用來形容人才能相當,不相上下。

【成語名稱】:才高八斗

【三國人物】:曹植

【故事典故】: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政治上的失意,從而寄情於山水,寫有大量山水詩,與文章冠絕當時的另一個文人顏延之齊名,並稱為"江東第一"。[2] 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謝靈運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飲酒時自歎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意味天下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成語名稱】:堅壁清野

【三國人物】:荀彧

【故事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軍後佔據兗州地區,繼而揮師東進,準備奪取徐州。

兗州豪強張邈趁機勾結割據勢力呂布,攻破兗州大部分地方,並佔領要地濮陽。曹操急忙從徐州撤兵回來,向屯駐濮陽的呂布發動反攻。呂布十分兇悍,雙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時無法取勝。

正在這時,徐州守將陶謙病死,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曹操一聽更是心急,於是決定先奪取徐州再回來消滅呂布。謀士荀彧聽說後,趕來勸阻。他對曹操說:“漢高祖劉邦爭奪天下時,是先保住關中;光武皇帝劉秀平定天下時,是先佔據河內。他們這樣做,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所以他們雖然也遭到了一些挫折、失敗,但由於自己的根本沒丟,最終獲得了成功。同樣的道理,兗州對於您來說就是根本,雖說殘破些,但更容易保存力量。而徐州方面,據說他們已經組織人力加緊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對可能發生的戰役已經有所準備。收割完糧食,對方必然還要加固防禦工事,加固營壘,等著您去打他。如果現在您真的派兵攻打徐州,到那時,攻不能克,掠無所得,不出十天,全軍就會不戰自潰。如此權衡一下利弊,臣認為還是先不打徐州為妙,請將軍您再仔細考慮考慮。”

曹操聽了荀彧的勸告,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計畫,專心與呂布對戰。不久,曹操大敗呂布,平定了兗州。

【成語名稱】:一諾千金

【三國人物】:汲布

【故事典故】:

季布是楚地人,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氣。項羽派他率領軍隊,曾屢次使漢王劉邦感到困窘。等到項羽滅亡以後,漢高祖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並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論罪要滅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周家說:“漢王朝懸賞捉拿你非常緊急,追蹤搜查就要到我家來了,將軍您能夠聽從我的話,我才敢給你獻個計策,如果不能,我情願先自殺。”季布答應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頭髮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運貨的大車裡,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僕一同出賣給魯地的朱家。朱家心裡知道是季布,便買了下來安置在田地裡耕作,並且告誡他的兒子說:“田間耕作的事,都要聽從這個傭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樣的飯。”朱家便乘坐輕便馬車到洛陽去了,拜見了汝陰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幾天酒。朱家乘機對滕公說:“季布犯了什麼大罪,皇上追捕他這麼急迫?”滕公說:“季布多次為了項羽而使皇上困窘,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說:“您看季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滕公說:“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朱家說:“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項羽差遣,這完全是職分內的事。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死嗎?此時皇上剛剛奪得天下,僅僅憑著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麼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憑著季布的賢能,漢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這樣,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這種忌恨勇士而去資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屍體的原因了。您為什麼不尋找機會向皇上說明呢?”汝陰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俠客,猜想季布一定隱藏在他那裡,便答應說:“好。”滕公等待機會,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於是就赦免了季布。當時,許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稱讚季布能變剛強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出名。後來季布被皇上召見,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成語名稱】:大器晚成

【三國人物】:崔琰

【故事典故】: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

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禦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成語名稱】:如嚼雞肋

【三國人物】:楊修

【故事典故】:

曹操出兵漢中時,本來企圖進攻劉備,可是駐入漢中後,估計情勢,卻又發覺很多不利,進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於面子不好看。正在猶豫,恰巧廚子送進一盤燉雞來,他就一邊吃,一邊繼續盤算。這時,部將夏侯惇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說了兩個字:“雞肋”。楊修知道了,便叫勤務兵給他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把漢中當作雞肋,他覺得留在這裡沒有什麼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還朝。

_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