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原來我們一直在浪費親子時光?看完這些研究我後悔了很久……
公園裡、遊樂場……隨處都可見到大人領著孩子在玩耍,有些大人站在孩子旁邊看;有些大人坐在一旁不遠處,不時地朝孩子的方向看;有些大人跟其他家長聊家常;還有些大人乾脆在玩手機……唯一相同的是,孩子們在自己玩,這些大人全部是一個個旁觀者。
你有想過嗎?如果你經常都是這樣帶孩子玩,其實你一直是在進行低效的親子互動!
▷跟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看孩子玩,孩子會更快樂
如果孩子有同伴一起玩,大人可以不用參與,但如果你任由孩子一個人單獨玩,那就說不過去了。牛津大學心理學家布朗溫.塔爾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同步和努力,有利於增強認同感。人與人之間步調一致,不論是否投入,都會提高認同感;特別投入的人,不論步調是否一致,都會提高認同感。
因此有實驗人員專門做過對比,有父母或其他大人參與孩子的活動,孩子的笑容比沒有父母參與的平均多了3~4倍,並且親子間會增加了更多的共同語言。布朗溫.塔爾認為,這大概跟互動中人體分泌內啡肽有關,內啡肽能讓孩子和父母感覺快樂。快樂促進了認同感,認同感繼而會促進更多的共同語言。所以有父母參與的玩耍,孩子們會更快樂。
▷跟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看孩子玩,能快速提高親子情感
美國賓厄姆頓大學心理學家Mark Lenzenweger 在《Adult-child interaction boosts mental health》一文中指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經常與孩子互動,陪同孩子玩耍時不是旁觀而是參與到孩子們的玩耍中,孩子不僅在未來患心理問題的幾率會大大降低,並且還會提升親子關係,讓孩子更懂得關懷和愛。
同時,父母參與到孩子的玩耍中,投入地跟孩子互動,在肢體的相互接觸和對話中,拉近親子間的心理距離,效果如同遠在千里之外的通話變成了面對面的對話,跟自己瘋玩的爸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爸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親密感和認同感。
▷跟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看孩子玩,和諧的親子氣氛影響孩子未來人格
美國心理學家貝爾斯凱(C. Bellthke)通過長期的研究發現,親子互動的風格不同,會導致子女人格特點及未來生活方式的不同。如果親子互動長期處於冷漠和分離的,孩子的人格特點也會是冷漠的,如果親子互動長期處於頻繁互動的,孩子未來的人格也會積極的,這些孩子更樂於跟人交往,他們在與家人或朋友接觸中,也更趨向於參與和陪伴,所以這些人往往也會擁有較好的人際關係。這皆受益于兒童時期的親子互動模式。
有一位爸爸回憶他的老父親時經常說:“很多童年時的記憶都淡忘得差不多了,唯獨有一件事總是在我腦海裡浮現,情境裡爸爸的笑容和我的歡叫聲就像昨天才剛剛發生那樣……”他嘴裡所說的“唯獨的一件事”是他5歲時跟父親到海灘玩耍,當時5歲的他因為摔了一跤悶悶不樂,父親牽著他在海灘的沙子上跳躍、翻滾和追逐,一開始他對父親的愚蠢行為無動於衷,但當他看到父親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在沙子上翻滾,他受到了感染,便也“愚蠢”地躺在了沙子上,任由沙子粘在頭髮上、落進了衣服內……他說,那是從小到大,跟父親玩得最開心的一次。回家的路上,他感覺跟父親更親了。
推薦4個被國外父母認為最高效的戶外親子互動小遊戲:
1、袋鼠跳:在公園或街上,把孩子抱胸前或背後,大人像袋鼠媽媽一樣往前跳躍。在一高一低的跳躍中,期待孩子們的歡笑聲吧。
2、藏寶:大人與孩子輪流當藏寶者與尋寶者,把小玩具藏沙地裡或樹叢中,看誰尋獲的寶物最多。
3、踩影子:大人與孩子輪流當影子和踩影者,“影子”會為了不讓被踩而到處躲避,看最終誰踩到的次數最多。
4、夾皮球:大人與孩子輪流膝蓋夾球往前跑,看誰能跑得最遠。
▷▷高效親子陪伴原則:
父母放下一切,全身心投入到孩子們的遊戲中,把自己當成跟孩子那樣的玩伴。
即使只是靜靜地跟孩子在一起,也是一種高效互動
牽著孩子躺草地上數白雲,只是靜靜地,也會給孩子帶來美好的感受。因為你放下了一切,跟孩子相處在這片安靜中,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和陪伴。偶爾的牽牽小手、撫摸撫摸臉蛋、親吻親吻小臉頰、張開雙臂擁抱,或者只是看著孩子的小臉蛋傻笑……這些小動作,也能讓孩子感覺到幸福。即使只是靜靜地跟孩子一起,也是一種高效互動。
有時,讓專注中的孩子繼續下去,也是一種高效互動
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專注就像呼吸,投入時幾乎沒有注意到,並且完全無視周圍,眼裡只有他們面前的事情。如果你發現孩子有這種“症狀”,而不是在孤獨中無聊,請不要打擾,也不要旁觀,而是靜靜地離開,或遠遠地關注,待孩子需要時再出現。讓專注中的孩子繼續下去,也是一種高效互動,因為孩子陶醉在專注中。
常跟孩子高效互動,1分鐘當1小時使,這樣的好事哪裡找?(美國家庭教育家蜜雪兒·博芭還提出了一天中親子陪伴最高效的3個時間段,分別是哪三個呢?詳情大家可以在幼兒說的文章《爸媽每天抓住這3個時間段,孩子將來不會差到哪裡去》查看哦。)
本文關鍵字:高效陪伴、親子互動、兒童心理、幼稚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注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