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瘋子還是天才?用40年在沙漠之中建城

Paolo Soleri 是義大利裔美國建築師。

他最出名的理論是“生態建築學”——追求建築與生態環境的融合。

當時沒有人相信,他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然而,40多年後,他,在荒涼的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城。

Paolo 於1919年6月21日出生在義大利都靈。1946年,他取得都靈理工大學的建築學碩士學位。

1947年,他到美國求學,在塔里耶森(Taliesin)成為了Frank Lloyd Wright 的弟子。

1948年,Paolo設計的野獸橋被列入了現代藝術博物館發行的 《橋樑建築》書籍中,自此,他開始在國際建築舞臺上嶄露頭角。

然而,就當所有人都覺得Paolo即將聲名鵲起的時候,他繪製的建築手稿,卻讓同行紛紛搖頭。

他認為,科技總是向細微處發展。

我們對於自然的認識,也是從大到小的:就像從樹林到樹葉,從樹葉到葉脈,從葉脈到組成的分子原子。

而建築,也應該適應這樣的發展:應該向緊湊型、多層級和多功能的方向發展。

然而,沒有幾個人理解和認同他的觀點。同行們甚至嘲笑他為 “偉大的理想家”。他的手稿成為了笑話,大家都說 “你來自遠古或外星吧?”

就這樣,他的建築理念,成為了小眾,被甩出了“主流”。

在他們看來,建造這種離奇的建築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而因為這樣,Paolo的日子過的很不順利。作為一名建築師,他幾乎沒有接受過像樣的雇主委約。

幾經周折,痛心疾首的他,終於決定要排除萬難,實現自己的理想。

1956年,Paolo舉家搬到了亞利桑那州,在這裡,他要建造一座理想的生態之城。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他繪出了全套的城市規劃圖。

當他拿著這耗費心血的規劃圖去說服開發商投資他的城市的時候,沒人願意搭理他這個“瘋子”。

走投無路之際,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其中包括他幾十年授課的費用以及他賣自己設計製造的“索萊裡風鈴”(注:一種用陶瓷和青銅支撐的風鈴)的錢,買下了位於鳳凰城北部70英里(約113km) 的一片地,取名Arcosanti.

這片地因為位於沙漠之中,所以非常便宜。考慮到沙漠的天氣,Paolo重新設計了房屋,加上了穹頂。

穹頂夏天可以遮光,冬天可以吸熱。嚴寒酷暑,都無需空調。

這樣大量利用圓形的原因,Paolo說,是讓人們從任何一個角度都望見地平線。開闊的世界有助於人們舒緩壓力。

1965年,他將賣風鈴的錢成立了Cosanti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為城市的建造提供資金支援,直到現在。

1970年,Arcosanti城市項目終於破土動工。沒有幫手,他只能一點一點的建造…

年復一年,他堅守在這片土地上…

終於,他的堅持打動了很多人。親人, 學生,甚至還有陌生人...

他們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想要看看這個媒體口中的 “瘋子”。

自從小鎮建設以來,陸陸續續有超過6000名的志願者來這個地方幫助建造,生活,並向Paolo學習他的建築理念。

四十年,平地變為城。住宅、辦公室、咖啡廳、游泳池、圖書館、音樂廳一應俱全。

露天廣場

這裡沒有汽車,沒有廢氣和噪音。房屋周圍是仙人掌,松柏,無花果樹等植物。隨手摘到果子,用手擦擦就能吃。

高度集中的設計和盤旋的坡路,在10分鐘內就可以步行到任何地方。他的反文化意識形態,在這座城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城市中維持高密度,而在偏遠地區維持低密度原貌。

以這種方式詮釋的生態建築學,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然而這個執著的建築師,無法看到他的城市落成的那一天了…

2013年4月9日,Paolo去世之時,這個項目才完成了他預想規模的2%...

應他的心願,他與早逝的妻子一同長眠在Arcosanti的一座小山上,從那裡,可以遠遠看到他辦公室的窗子…

目前,他的學生以及世界各地的志願者百餘人,還在繼續著他的夢想,一磚一瓦推動著整個專案的前行…

今天,我們已經嘗到了自然環境被破壞的惡果。昨日那個被嘲笑的“瘋子”,終於被慢慢理解。《紐約時報》雜誌評價他:“有著超越世人的敏感,對未來有著非凡的遠見,百年一遇的大師…”

沒有人可以嘲笑夢想。Paolo雖然走了,但他用40多年的時光,留下了一座城。虛幻的光影間,醒目的地標和錯落的圓形穹頂,仿佛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沒有什麼不可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