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聊老北京關於西瓜的那些事兒

原來北京城有兩大著名的果子市一南一北,一個在德勝門外(北市),一個在前門外(南市)。清朝時果子市里的果行都有當時政府發的“龍帖”,各地運來的瓜、果、梨、桃等由專櫃收集,供皇帝選用,一般人不得買。民國以後,果行的水果主要賣給小販了。

前門果子市在清宣統年間,約有六十餘家果行。這個果子市買賣興隆,每年從農曆五月櫻桃、李子上市,到十月柿子成熟,這裡每天都人來人往。每年西瓜上市是這裡最熱鬧的時候———

早上市的“水瓜”自阜成門、西便門、廣安門進城,從果子市北口的大江胡同進來,到果子市的南口出;而後上市的大興縣的“寒瓜”自永定門進城,從果子市的南口進,北口出。每到運瓜時節,運瓜的大車能從果子市排出好幾裡地遠。

自金代起北京大興縣龐各莊的西瓜就成為向歷代皇宮進貢的防暑果品。龐各莊地處淨沙土地,水土適宜,其瓜因墨綠色並有隆起的脈絡而有“黑繃筋”之名,其皮薄、籽紅、黃沙瓤,吃起來脆沙甜。

老北京時有句俗語:“龐各莊的西瓜叫京城”,說的就是老北京百姓非常喜愛物美價廉的應時水果——龐各莊的“黑繃筋”西瓜。每到夏天西瓜熟了後,龐各莊的西瓜由瓜農趕著馬車一車車地送進老北京的果子市、乾果店和後來的副食店。那時常見瓜農從車上往下扔西瓜,一個在車上向下扔,另一個在店鋪前接西瓜碼西瓜,像傳球似地扔瓜是舊京街頭一景。那時也有商販推著排子車,串胡同吆喝:“西瓜,沙瓤的大西瓜喲”,四合院裡主婦們出來挑選,挑好後都讓商販用刀切個小三角塊看瓜好不好、熟不熟。有親友貴客來家時,主人也都以西瓜招待客人。

那時候大街上西瓜時興切成塊兒賣,有的把瓜切成像蓮花瓣似的非常好看。乾果鋪常在門前擺兩個八仙桌,桌上擺著小草繩圈墊,每個墊上放著個大西瓜,桌旁有個大水缸,裡面泡著幾個西瓜,這就是當時所謂的“冰鎮西瓜”啦!西瓜切成大小塊,每塊五分或一毛錢。因舊京時蒼蠅多,賣瓜的店員常拿著個芭蕉扇邊扇著邊高聲叫賣:“吃咧,大塊的西瓜,甜喲賽蜜甜咧!”經常有逛街的大老爺們或孩童站在桌邊吃瓜,又涼又甜的西瓜吃得非常爽口,這亦是舊京時難忘的街景。

西瓜熟了,果子市最紅火的季節也就到了。您看看,西郊,北郊的瓜會搶先一步上市,過不了十天半月,大興的西瓜也落蒂了。早來的是“水瓜”,晚來那撥兒就叫“寒瓜”。來了您,給您切塊兒大的。西瓜皮留著,回頭咱熬湯喝。怎這麼會過呀?嘿,西瓜皮益腎,利肝,您說值當不?可是沒啥滋味兒。鯉魚西瓜皮湯啊,高蛋白低脂肪,葷素搭配,齊了。西瓜籽兒呢?留著,清水煮煮剝瓤兒吃。真要啊?它清肺火、助消化。嗯,西瓜瓤兒一定得留著。好傢伙,一夏天就它了。它消暑熱,活運化,葡萄糖、果糖都全和,易吸收,補能又快。但《本草綱目》還說: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噢,西瓜甜瓜都寒涼,吃多了傷脾胃。大夫總說總說,嘗一鮮兒就得。尤其脾胃虛寒,腎功能不全諸症患者,要慎重對待大西瓜。

您會挑西瓜嗎?望聞問切,還保不齊打眼。你有辦法兒?靈著呢。說說好嗎?看、看、看。看什麼?您說,瓜有頭和腳嗎?有啊,它的“小尾巴”是挨著地,戴著花兒的是腦袋。對了,花兒開在瓜秧上,瓜摘下來,留下那個圓圈圈兒就叫“花紐兒”。注意了,盯住“花紐兒”。嗯,有的大,還有的就是個小點點兒。要哪個?小的好。二看,看尾巴,挑圈圈兒大的。末了兒,看“衣裳”,條紋兒寬的儘管拿。因為瓜長夠大了,外套兒才撐那樣兒的。一看、二看、三看,您就甜了一個夏天。

南市外頭,可不得了了。瞧瞧您瞧瞧,浩浩蕩蕩的隊伍,能排到了永定門樓子。呵,隊尾睡著了。累呀,給咱送西瓜來了。好傢伙,從第一車西瓜上市,直到霜打西瓜秧,這段兒時日裡,果子市太忙了。夜裡過秤,付款。清早兒上,果子局,擺攤小販兒湧進來,果子市轉手兒見了回頭錢兒了。西瓜來的日子,果子市里除了西瓜,就是買賣西瓜的人了。八月十五前後,蘋果、梨下了樹梢兒,西瓜等來年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