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來告訴你,醫生為什麼這樣開檢查?

我來告訴你,醫生為什麼這樣開檢查?

本文由阿裡健康特邀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 主治醫師 翟光耀 主治醫師 回答。

誰會一輩子不去醫院就診呢,去醫院就診就經常會有醫生開給你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超聲啊、CT啊、核磁啊等等。你心中可能生惑,這麼多種類別的檢查,為什麼給我選這種?難道只是越貴的越好嗎?正因為很多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所以我在這裡聊的常識,希望對你也會有幫助。

影像學檢查怎麼選,先來一個簡潔版,不去細講道理,但求實用:

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

頸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選CT;

腦、脊髓:腦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餘包括腦腫瘤大多核磁最佳;

胸部:大致瞭解X光片,細緻分析選CT,看肺不選核磁,心臟下麵單說;

腹部、盆腔:除腸道,臟器一般超聲即可,CT、核磁均有各自優勢;

心臟:高危胸痛患者為排除冠心病可選用CT,看心臟本身用超聲即可,核磁更佳。

看過這幾行字兒,相信你就診時可能產生的一些疑惑,就都自己能夠回答了。

下面,你若有興趣,咱們一起細聊。

首先我要“枯燥”介紹下,這些檢查都是啥。

最常見的X光片,就類似過去常常在體檢時用到的“胸透”,都是利用X射線穿透人的身體而得到的影像。X光片的解析度會高於“透視”,方便易行且射線劑量較小,所以今天仍廣泛在臨床得到應用。

CT(Computed Tomography)意為X射線電腦斷層掃描,是用X射線對人體某部分進行斷層掃描,獲得人體被檢部的斷面,或者經處理後產生立體圖像。通過多種技術,CT檢查可以對人體結構提供更為清晰、多方面的圖像資訊,包括廣為應用的CT血管造影等。與X光片、CT不同,B超檢查是利用了超聲波產生回聲的原理。B超是2個維度的資訊,構成平面圖形,反映人體結構。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產生,出現了彩超(彩色B超),即在黑白B超的基礎上加上彩色多普勒,額外提供了血管中血流動力學的豐富資訊。超聲檢查,無論是上述的基本技術,還是新的發展,如三維超聲、超聲造影等,均以超聲波作為理論基礎,故完全不存在輻射,非常安全,甚至適用于孕婦的產檢。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即磁共振,是一種磁自旋成像技術。與CT、X光片不同,MRI的優點之一是對人體不產生損害,無電離輻射。相比CT的斷層掃描,MRI不需電腦重建就能獲得多方位的三維斷面成像,比如腦和脊髓的立體圖像。就好比你在切一個蘿蔔,MRI時你想怎麼切都行,但CT時只能做橫斷面成像,就是這個蘿蔔你只能從一頭一片一片切到另一頭去,然後再通過電腦技術間接重建出立體的圖像。MRI對於腦、脊髓、盆腔臟器、心臟大血管病變及心肌梗塞的診斷尤為準確。但是,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心臟起搏器、心臟機械瓣膜、動脈瘤夾、血管支架、人工關節、金屬內固定)的患者嚴格禁忌行MRI,除非其材料說明書上特別注明可接受MRI檢查。另外,由於核磁檢查時間長,噪音大,對於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小兒、神志不清、幽閉恐懼症患者),若不採取鎮靜措施,也不能做MRI。

PET/CT,是一種將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與常規CT結合起來的新技術,在檢查結構的同時,又評價了細胞的代謝功能,將對結構與功能的評價結合在一起,在評價心肌存活、腦癲癇灶定位等方面意義巨大,近些年來尤其是對於腫瘤的篩查與定位,應用廣泛,與CT、MRI相比存在一些優勢。

本文由阿裡健康特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侯雲飛主任醫師 回答。

正正經經介紹了一圈,那麼,這麼多檢查怎麼選?

各種外傷,懷疑傷到了骨頭,X光片快速易得,應為最先選擇;而進一步更細的觀察,可選擇CT。超聲、MRI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效果遠遠不及X射線為基礎的X光片與CT。

椎間盤疾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需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而想要最好地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自然是MRI。同理,對於關節、肌肉、脂肪組織的檢查,MRI亦為首選。

對於腦、脊髓疾病,MRI擁有最強的軟組織解析度,可以直接獲得清晰的三維圖像,利用不同序列得到較全面的診斷資訊。但對於出血性腦卒中(如“腦溢血”),急診的條件下行CT檢查可以最早發現異常,早期得到診斷。而對於缺血性腦卒中(腦梗),MRI卻能夠早於CT發現異常,所以早期僅僅行CT而未發現異常往往無法排除腦梗。

X光胸片可以粗略檢查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可以見到如,心影增大、肺紋理增多、肺部鈣化點、主動脈結鈣化等。相比X線,胸部CT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加清晰,對胸部病變的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於常規X光胸片,特別是對於早期肺癌的確診有決定性意義。高分辨CT又進一步地增加了對肺部觀察的解析度,對於某些疾病(如肺間質疾病)意義重大。然而,CT檢查的輻射劑量顯著高於X線。MRI對於肺部疾病的診斷,應用非常有限。

膽囊疾病的診斷非常依賴超聲,優於CT、MRI。這主要是因為,腹腔器官受呼吸影響,運動較大,影響了CT、MRI成像,而超聲卻不會因此受影響。同時,超聲對於肝臟、脾臟、胰腺、腎臟、盆腔臟器等的診斷準確率均較高,在有經驗的超聲醫生檢查下,準確率不亞於CT、MRI。但超聲受氣體干擾很大,故對於腸道等含氣較多區域,超聲診斷準確率大大降低。

最後,說說心臟。

心臟的影像學檢查,主要是要檢查冠狀動脈,與心肌、心包等結構。

冠狀動脈發生狹窄達到一定限度,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冠心病”。檢查冠狀動脈,金標準為住院所接受的動脈造影術,但出於方便可行性等原因,有時可採用CT替代。CT來檢查冠狀動脈,若未發現狹窄即可以很好地排除冠心病,但其受干擾(如鈣化)較多,尤其對於老年患者,其冠脈鈣化較重,所以觀察到的狹窄不可以直接理解為存在狹窄,需要進一步評價。最後要提到的是,冠脈CT檢查輻射量較大,不適合作為常規體檢。MRI雖無電磁輻射,但對冠狀動脈的觀察遠遠不及CT。

心臟MRI是評價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金標準”。當發生心肌梗死時,心臟MRI不僅能夠準確顯示心臟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而且能夠全面顯示室壁各節段的運動變化,並可識別梗死後瘢痕組織。同時對各類心肌病,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左心室心肌緻密化不全等的診斷優於心臟彩超,可謂獨具優勢。對臨床特徵和病理生理學改變十分相近的限制型心肌病和縮窄性心包炎,其“一站式”掃描能夠從解剖、功能以及組織學定性等方面提供診斷和鑒別診斷的相關徵象。對先天性心臟病,特別是複雜或複合畸形,心臟MRI能夠有效補充心血管造影的不足,如房室連接、心室大動脈連接以及心外畸形等,並且在術後隨訪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作為常規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心臟彩超所提供的資訊已經較為充分,又簡單易行,是更為常用的方法。

聊了這麼多,希望說清了兩件事:

1.不同部位,不同觀察側重,所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是不同的;

2. 並不是越貴的檢查,越適合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