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肌肉發力?
這是很多初學者遇到的問題。
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之一。
因為,肌肉發力本身,並不是實質性的“東西”。它不像手機那樣,看得見摸得著。也不像解鎖密碼那樣一說即懂。
肌肉發力是本體感受,與肢體控制相結合的產物。
是大腦通過主觀意識,控制肌肉主動收縮的過程。
有人說這個過程很難在訓練中實現。不管怎麼努力,都找不到肌肉發力的感覺。
其實肌肉發力並不難找,難找的是找不到肌肉發力的原因。
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不是盲目的設計解決方案。而是要先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後再設計解決方案。這樣問題才能游刃而解。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找不到肌肉發力的原因都有哪些。
原因一:練的少
缺乏鍛煉會使,神經系統變的遲鈍。神經系統和肌肉的關係,就像兩個好朋友。如果太久沒有聯繫,關係就會變得陌生。
原因二:練的不全面
訓練不能只挑自己會的動作。比如練胸的時候感覺很好,但練背的時候找不到肌肉發力,然後又接著練胸去了。忽略自己的弱項,只會越來越不好找感覺。
原因三:不懂肌肉
尋找肌肉發力的過程,就像在沙漠找尋寶藏。而肌肉解剖正是那張藏寶圖,只有當我們確定了位置後,才可能挖到寶藏。
原因四:不瞭解關節活動
身體的每個關節活動,都有其相對的肌肉。只有瞭解了關節活動,我們才能準確的找到肌肉發力。如果說肌肉解剖是藏寶圖,那麼關節活動就是,指引我們找到寶藏的指南針。
原因五:肌肉勞損
肌肉出現勞損,就像齒輪生了鏽,即便還能勉強運行,但也沒有辦法正常發揮作用。
原因六:拉伸少
身體就像汽車,拉伸就是汽車保養。拉伸不僅能促進血液迴圈,提高肌肉控制,還能加強身體對肌肉位置的印象。平時訓練不注重拉伸,肌肉很容易出現勞損。
原因七:肌肉太強
我們的身體很愛逞強,如果你的臀部無力,那在訓練時你的大腿會像,雷鋒一樣出來幫忙。這是因為,強壯肌肉部位的,神經系統很好。所以會被身體預先調用 。
原因八:啟動錯誤
很多初學者在訓練前,喜歡做些簡單的熱身,目的是喚醒身體。但這樣的熱身,往往只能喚醒強壯的肌肉。而那些薄弱的肌肉,卻沒能得到啟動。
原因九:錯誤的運動模式
鍛煉最尷尬的就是,同樣一個動作,做出了不同的效果。
原因十:重量過大
在沒找到肌肉發力之前,不要高估自己的實力,不要盲目追求大重量。大重量只會讓身體出現代償行為,對找肌肉發力沒有一點幫助。
原因十一:速度太快
訓練時速度過快,很容易出現慣性,和借力現象,這樣就會很巧妙的,避開肌肉發力。
原因十二:動作難度大
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健身同樣需要。老師不會給小學生,出立體幾何的問題。我們也不應該用,閉鏈運動去找肌肉發力。
原因十三:動作不標準
大樓越蓋越高的前提要地基穩,找肌肉發力的前提要動作標準。
原因十四:肋骨外翻
肋骨外翻等於白練。如果訓練時不能有效收腹,就算再努力,也不會找到肌肉發力。
原因十五:不良體態
我們身體骨骼,有其正確的排列順序。當這種排列出現問題時,就造成不良體態,比如高低肩,長短腿。這些不良體態都是,影響我們尋找正確發力的重要原因。
用心去找,不要抱怨。
很多初學者,前期都會抱怨。
說健身這麼複雜,要學這麼多東西;
健身真麻煩,又要注意這麼多細節。
部分初學者還因此選擇了放棄。
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困難,它們認為健身是一次性消費,只要付出一次的努力,就會得到預期的效果。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學習肌肉發力的過程,就像嬰兒學習走路。
我們只有不斷練習,不斷嘗試,不斷從失敗中站起來,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對自己失去信心,或是放棄鍛煉。
嬰兒不會因為,害怕摔倒而放棄,學習行走的機會。
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