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天津這些正在消失的東西,以後就見不到了

曾經大街上那些習以為常的畫面,

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

如今何在?

會不會再也看不到?

消失的味道1

京糕排

中間夾著京糕,酸酸的,外面是又軟又甜的點心,特好吃。

2

爆米花

還記得小的時候,捂住耳朵站得遠遠的卻滿含希望的看著轉動爐子的炸爆米花的叔叔,只等待那“砰”的一聲,雖然有準備還是會被黑的一跳。

但當鎖在悶罐子裡的那點糧食,瞬間化成了偌大一堆爆米花,還能想起的那記憶中的味道,比現在電影院的爆米花香甜得多。

3

小茶食

老味兒的小茶食,現在可是蹤跡難尋了啊,小時候特別愛挑裡面紅綠線的小餅吃。

4

槽子糕

以前沒有那麼多蛋糕店,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帶雞蛋到外面做的。其實沒有現在的西點好吃,蛋腥味兒比較重,還噎人。

5

酸磨糕

使用酸棗面壓成的,像石頭那樣一大塊的一般都是沖水調成糊喝的,但我們小孩常買來當零食的是這種製成小塊粘上冰糖粒的小零食。

6

白皮兒

又稱“八件”,是很受歡迎的傳統糕點。採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乾等八種餡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種圖案的印模裡精心烤制面成。

7

豆根糖

是由黃豆麵粉製成的,分軟硬兩種。雖然被稱為糖,但事實上並不太甜。

8

栗子羹

板栗熬制蒸熟的小零食,好多種味道了!還有一種做法叫“栗羊羹”,小時候要是有栗子羹吃,那可是能在小夥伴面前嘚瑟好久的!

9

涼糖

彩色的涼糖,橙色的橘子味兒,綠色的薄荷味兒。

10

大梨糕

“大梨糕大梨糕,小孩吃了不摔跤”。大梨糕是天津的一道經典特色糕點,微微過火的熬糖風乾後的大梨糕,甜中帶著一絲絲苦味,中間還帶著蜂眼,又香又脆,可還是“易碎”品!

消失的行當11

彈棉花

彈棉花著實存在於不少人的回憶中。以前的被子都是根據自己要求讓棉花匠根據重量定制的。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

12

箍桶匠

以前結婚用的子孫桶、提桶、腳盆啥的都是實木做的哦,所以少不了箍桶匠了,現在結婚沒這些東西了,平時家用也很少用到了。

13

修鋼筆

以前在校門口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現在用水筆的多了,鋼筆的少了,寫字基本靠敲的了,用鋼筆的都是簽大合同的,壞了也只會丟棄了。

14

編竹籃

在馬夾袋大規模流行前買菜拎東西啥的可都是用竹籃的哦,很環保的說!

15

剃頭匠

不同於現在讓人吐槽不斷的花哨理髮店,曾經的剃頭匠對比起來是那麼樸實。十指運動,左右配合,工具輪番上陣,上下兼顧,協作,不一會就面目一新。

16

磨剪刀

“磨鏟刀剪刀來~~~~",午睡時,總能聽見蒼老的聲音拉長了腔調喊。隨著老人的砂輪一圈圈轉動,刀剪逐漸鋒芒畢現,可這些手藝人又去哪了? 

17

修鞋補雨傘

能修套鞋、修跑鞋,給皮鞋釘個鞋掌啥的,還兼修雨傘。如今可能只有老裡巷還有。

18

補鍋匠

以前補鍋匠們走街串戶時,總悠悠是唱“補——鍋——嘞——”嘹亮的嗓音繞梁不絕,惹得奶奶忙著找出破鍋爛碗,鍋碗瓢盆一陣亂碰亂響。

19

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拉大鋸也是老天津的一種職業,說白了就是木匠學徒,每個木匠學徒的時候都會從拉大鋸開始幹起,三年學徒兩年效力,得先給師傅鋸三年木頭才能開始正式學手藝。

20

擺渡

那時天津沒有地鐵沒有公交,自行車也挺貴的,只能腿著,在橋樑比較少的過去,擺渡就成了天津人過河的最佳選擇。

21

賣開水

老天津衛,開水鋪子就和現在4G信號一樣重要。開水鋪子每天都是淩晨開門,做好滿滿的一鍋熱水,永遠保持開鍋,老天津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一天不打開水。

正在消失的胡同22

襪子胡同

襪子胡同,是老天津最著名的胡同之一。舊時,襪子胡同店鋪雲集、人文薈萃,天后宮每有盛事,襪子胡同必然是人如潮湧。如今,襪子胡同的名字還在,但早已面目全非。

23

大胡同

天津曾有成百上千條胡同,最有名的紅橋區東南部的“大胡同”,也是天津最大的一條胡同。大胡同曾是天津商業的搖籃,囊括了人們生活當中的各個領域。布匹行業有匯亨布店;鞋帽行業有北德新鞋帽;洋廣百貨有益生百貨店,南貨、針頭瑪瑙等小商品一應俱全.......

24

耳朵眼胡同

耳朵眼胡同由三個小胡同組成。舊時,耳朵眼胡同口有一個賣炸糕的商戶,炸糕好吃,被人們稱為“耳朵眼炸糕”,耳朵眼胡同又因耳朵眼炸糕而揚名。

2000年初,天津改造估衣街和北馬路地塊,連同耳朵眼胡同一併都拆除。古老的耳朵眼胡同已不復存在。

25

鴨子王胡同

鴨子王胡同坐落于天津老城裡西南,南北走向,北端不通行,系實胡同;南口在長生巷。大約在清代咸豐年間,有一專賣鹵煮野鴨的王姓作坊在此,遠近聞名,這條胡同由此得名。

26

經司胡同

儒園公寓東側,即是原胡同舊址。昔日天津衛是漕運彙集地,按明制在道署以東設經歷司衙署以管理漕糧事宜,民稱"經司衙門”。衙署廢,居民建宅成巷,以此稱名。

27

解元裡

解元裡位於南開區二道街北側,南起二道街,北端不通行,長60米,舊名褲襠胡同,極為庸俗。1875年,裡巷內有名張彭齡者,得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鄰里為此樹牌坊“解元裡”,建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

消失的回憶28

廣場橋

廣場橋以前曾是渡口。1971年,在現址修建吊橋。1982年,吊橋改建成固定的橋樑,直達當時的河北區中心廣場,因此得名。大沽橋建成後,廣場橋的交通功能被弱化,於2005年底拆除。

29

慎昌洋行

慎昌洋行的創始人為偉賀慕•馬易爾。

2005年拓寬大沽北路時,將赤峰道53號拆除,只剩下赤峰道55號的原慎昌洋行倉庫。2012年10月,僅剩的慎昌洋行倉庫也被拆除。

30

四面鐘

四面鐘位於和平區北部,是老天橋的標誌性建築。1976年地震時損毀,現在我們看到的完全是重建的。和老照片中的四面鐘比較一下,我們會發現細節差距很大,建築精美程度完全失去。

31

天津樂園

天津樂園1985年建園,同年6月1日所有遊樂設施對外開放,是當時全國八大遊樂園之一。擁有豪華轉馬、觀覽車和過山車三大標誌性遊樂設備的天津樂園,2009年9月1日正式關閉。1985-2009,24年間,留下了許多天津人童年的回憶。

32

金剛橋

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橫跨海河之上的金鋼橋,是天津衛內重要的交通橋樑之一。它始建於1903年,因不能負重,1924年又建新橋,即今改建前的金鋼橋。

1996年,因為年久失修,金鋼橋被拆除重建。現在的金鋼橋,是在老金剛橋的原址上修建的一座彩虹式鋼筋水泥橋。而原有的金鋼橋鋼構件被製成了一座模型,安放在橋頭公園的紀念碑上。

33

佛照堂

佛照樓建於1880年左右,當時是廣東人開的客棧,客棧原有二十多間客房。之後一度為天津信託公司招待所,樓下是辦公區,樓上則是工作人員的家屬居住區。後逐漸成為民宅,但人們仍習慣叫它佛照樓。

34

平安電影院

1922年始建,始建之初,即放映世界一流的好萊塢大片,上座率極高,因此名聲大噪。1929年年末,在這裡放映了美國福克斯公司有聲影片《歌舞昇平》。之後定名為天津音樂廳。2005年9月,拆除重建。2009年8月,天津新音樂廳新建完成。

35

DD飯店

DD飯店,建於1925年,為比利時儀品公司房產,四層磚木結構商住兩用樓,其精美的細節和裝飾在天津老建築中獨樹一幟。歷史上以義大利面聞名天津,另外飯店還曾將西餐名菜“鐵扒雜拌”引入天津。

這些物、景,

殘留著了無數天津人生活的痕跡,

這些如今會勾起回憶的場景,

或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

也許今天看到的東西,

就是明天的歷史!

來源:天津微生活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