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所看的4K電影、4K圖片都是真正的4K嗎?
關於真假4K,一直以來是廠商與使用者普遍關注的話題。我們知道4K指的是3840x2160或4096x2160的解析度,寬度達不到3840的信號不能稱為4K,高度達不到2160也不能稱為4K。同樣是4K信號也有著不同的差異,比如幀頻是30Hz還是60Hz,彩色空間是YUV還是RGB等等,這些對於顯示效果非常好的顯示裝置來說帶來畫質差異將更加明顯。
以常見的HDMI連接方式為例,HDMI 1.4標準最大幀頻為30Hz,即每秒傳輸30幀的圖像,而HDMI 2.0的這一參數最大是60Hz,即每秒傳輸的60幀的圖像。60幀的參數比30幀高一倍,畫質和細節更好,幀數越高,畫面越流暢,而且在快速移動視角時,60幀的殘影遠小於30幀,數值越高,畫面越接近人眼觀察到的真實世界。
而4K畫面 60Hz實現的難點在於資料量大,頻寬較高。相比於常見的1080P 60Hz的點頻是148MHz,4K 60Hz的點頻則達到了594MHz,這對於信號的傳輸和處理要求更加苛刻。
2彩色空間決定了真假4K的關鍵
對於4K來說,彩色空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應用最多的是RGB和YUV格式,它們都是一種顏色編碼方式YUV。YUV和RGB方式之間可以互相轉換,與RGB代表的是紅綠藍一樣,YUV三個字母分別代表了亮度信號及U、V兩種色差信號。
而彩色空間的各種比例又是什麼意思呢?首先4:4:4,代表了YUV這三個信號採樣存儲方式,除了4:4:4,常見的還有4:2:2、4:2:0、4:1:1三種採樣格式。簡單來說4:4:4的信號是無損的,資訊更加豐富,畫面色彩更好,但是對存儲空間及傳輸頻寬要求非常高。其他三種方式是為了節約頻寬和存儲空間,對色彩進行了壓縮。而我們常見的4K多大都是4:2:2。
比起RGB,YUV的壓縮方式有著先天優勢,它可以把輪廓和色彩的資訊分開,只壓縮色彩,不影響輪廓。Y信號是Luma,代表的是亮度資訊,直觀來看就是輪廓。無論是4:2:2或者4:2:0還是4:1:1,亮度Y對應的都是4,也就是說不會對輪廓資訊進行壓縮,壓縮都是對色彩資訊壓縮的。不同的是RGB壓縮三原色的信號更容易影響輪廓的清晰度。
由於擁有不同的參數標準,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的真假4K之爭了。現在一般把達到60Hz 4:4:4的4K顯示稱為真4K,隨著視聽領域需求的不斷變化發展,目前,能達到這一標準的顯示裝置與信號處理設備將會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