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嬰兒很脆弱。在兩歲以前,你無論怎樣愛他、關心他、抱他,都不會把他寵壞,但是假設在孩子兩歲以後你不和他逐步分離,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就可能會結得很深。
當一個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很深時,會呈現出很多問題給媽媽,媽媽看到孩子有很多問題,會加重對孩子的關心,於是孩子對媽媽就有了控制的力量。
願意對媽媽呈現問題的孩子,並不是媽媽有多麼盡職,而是孩子要控制母親。他要使媽媽離不開他,使媽媽感覺到,如果我不管他,這個孩子就完了。這就使孩子與母親的距離過分近了。
其實,孩子是必須要犯錯誤的。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必須允許他犯他那個年齡的錯誤。
心理學有一個“挫折理論”,即孩子不經歷挫折,是不會成長的。如果成人一直保護他,他就經歷不到錯誤。其實,家長的焦慮就在於怕孩子犯錯誤,家長的所有努力就是避免孩子犯錯誤。但這樣做的潛在危險可能是使孩子很少會有內心衝突。如孩子一直不單獨睡,他就不會有接觸黑暗和孤獨的衝突。
孩子在一歲半時被放到另一間屋子裡獨睡時會怎麼樣?他會非常恐懼,會懲罰父母,不理睬父母。但這都是他的情緒的投射,沒有關係。
如果父母能夠堅持鼓勵孩子和溫柔地微笑,孩子的這種情緒就會很快過去。對孩子來說,如果他獨自在黑屋子裡過夜,就能慢慢地學會獨自處理這種恐懼和焦慮。讓孩子適當地獨自處理一些內心衝突,體驗恐懼和焦慮,他長大以後就很少會有心理障礙的可能性。
我們通常都是透過玻璃窗來看家庭,這只能看家庭的活動,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麼,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但是能夠看到媽媽和孩子的位置,爸爸和孩子的位置,媽媽是怎麼反應,爸爸是怎麼反應。
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互動的結果。有時父母會埋怨現在的家庭關係不好,不舒服,以為這種情況是誰的責任。
但實際上如果把時間拉長就會發現,這裡沒有因果,你認為是原因的東西,本身可能就是結果,因果是互換的、迴圈的,而且經過無數次的迴圈,才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著重的是觀察關係,而不是觀察家庭教育中的對錯,家庭關係是一種存在性的關係,沒有什麼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