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前洗手了麼?”“這麼快就洗完了是不是沒有用洗手液?”……這樣的提問大概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上演,每天都在對寶寶耳提面命的洗手問題,你真的瞭解麼?
洗手認知的5個誤區
誤區1:洗手必須用洗衣液/皂
不一定。
很多人以為,洗手液、洗手皂的主要用途是除菌,其實它們是主要用來清潔手上的頑固污漬、油漬的。
所以,如果手上沒有難洗的污漬,洗手液/皂是可以不用的,只用流動水就可以了。流動水(就是在水龍頭下沖洗,而不是用盆接水泡洗)加上正確的洗手方式、足夠的洗手時間,是可以洗淨、帶走大部分細菌的。
不過洗手液/皂可以當做是一個培養寶寶洗手習慣的利器。
如果只是沖水,娃很快就玩膩了,而洗手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種“審美”疲勞。從觸感上來說,洗手液提供了一種和水不一樣的感覺,新鮮呀!從時間上來說,搓出來的泡泡需要更長的時間沖水,這一過程比洗手液本身還要重要;從視覺的角度來說,泡泡給孩子一個提醒:這裡洗到了,這裡還沒有洗到。
誤區 2:為了寶寶健康,首選殺菌洗手液/皂。
錯錯錯!千萬不要希冀於用洗手液/皂消滅手上的所有細菌,看到“殺菌”、“抑菌”字眼謹慎購買。
首先,過分殺菌、抑菌會破壞皮膚的微生態平衡,從而危害身體健康。我們手上其實有很多微生物,它們形成了複雜的皮膚微生態,其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細菌菌群,很多是有益的,比如可以清理皮膚表面的垃圾、分解多餘脂質、通過競爭性抑制抵抗外來病原菌入侵等等。而殺菌成分無法鑒別細菌的好壞,會普遍殺滅所有細菌,反而使得皮膚變得脆弱,易出現濕疹、皮膚過敏等問題,甚至真菌過度生長的現象。
其次,對於市面常見的殺菌、抑菌成分,如三氯生、三氯卡班,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有優於普通洗手液/皂的除菌效果。美國流行病學專家艾利·艾洛曾表示:“有大量文獻證實,三氯生在真實世界的環境裡提供不了任何超越普通香皂的益處。”
最重要的是,部分殺菌、抑菌成分長期使用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前不久,美國 FDA 禁止了一批殺菌抑菌成分,其中禁止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部分原因是不安全,一些研究結果表明,長期使用含有含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洗手液/皂,將提升手部細菌抗藥性,有可能影響人體正常激素調節,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除了殺菌、抑菌成分之外,選購時還要注意添加劑的問題。有條件的話儘量購買有機天然產品,並且認真閱讀使用說明。畢竟洗手液不是拿來喝的,洗得乾淨才是最重要的。
誤區 3:免洗洗手液可以完全替代清水洗手。
錯!免洗洗手液只能殺菌,不能完全代替洗手這件事。
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大致分為含酒精的和非酒精的兩類,無論哪種,主要功能都只是殺菌。也就是說,免洗洗手液可以消滅掉手上的細菌,至於像孩子手工用的金粉、沙池裡的狗屎殘留等等這些髒東西,是不會被幹掉的。
所以儘量選擇清水洗手,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免洗洗手液,但不要經常使用。
誤區 4:含酒精免洗洗手液孩子碰不得。
不是完全碰不得,只是用的時候要注意。
一款合格的酒精免洗洗手液產品中,酒精含量必須達到 60% 以上。鑒於此,3 歲以下的嬰幼兒最好不要使用(本身易受刺激),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沒有必要談酒精色變,因為酒精是長期以來被證明對人體無害,且十分有效的消毒劑,不過需確定寶寶是否對其過敏。
另外,使用的時候不要讓寶寶誤食或者弄到眼睛裡,以及一定要搓到洗手液完全溶解哦。
誤區 5:免洗洗手液只要含有苯紮氯銨就不能選。
不是完全不能選,只是含量和使用方法要注意。
許多人知道苯紮氯銨是看了一些關於嬰兒洗手液的新聞,裡面說苯紮氯銨這玩意兒有毒,會殺死人體細胞,把它用在嬰兒洗手液裡真是沒良心……
但其實苯紮氯銨是一種低含量下能有效殺菌、防腐的成分,一些眼藥水和醫院裡用的洗手液中就有它,只要含量不超過 0.1% 的濃度上限,是比較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皮膚有傷口的時候使用。
洗手產品推薦:
1.水龍頭延伸器
對很多年幼的孩子來說,衛生間的水龍頭是很難夠到的,即便腳下墊了個夠高的凳子,因為手臂不夠長,還是可能夠不到。這時,一隻可愛的龍頭延伸絕對是洗手好幫手。
2.洗手液
出泡洗手液省去了小朋友自己搓泡泡的過程,省水又省洗手液。有些賣家說只是泵頭的設計不同,其實洗手液的出泡成分也不同啦,不然你換個普通的洗手液裝裡面擠擠看,出不了那麼多泡泡的。
Babyganic 的洗手液算是物美價廉的選擇,用起來方便,不含有害化學物質,可以放心使用。
3.免洗含酒精洗手液
Purell 是家喻戶曉的老牌子了,酒精洗手液最常見的品牌之一。成分相對單一可靠,有效殺菌成分就是酒精。它的乙醇含量高達 62%,使用時需要用手搓到酒精揮發,給大一些的孩子使用相對安全一些。
4.濕巾
波蘭進口多芬嬰兒溫和滋潤濕巾,清水般溫和,不含防腐劑、酒精、色素、令苯二甲酸酯,專為寶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