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午夜場:怒是無能的遮羞布

2017年6月末《看電影午夜場》精彩內容目不暇接,這一回,我們先為您獻上“影文志”欄目的主要內容,日本當代著名小說家吉田修一的作品《怒》,被日本導演李相日改編為同名電影,原著小說與電影之間存在哪些聯繫,又有哪些區別,李相日如何以精湛手法用影像挖掘出了隱含於文字間的力量,且聽我們為您細細道來。

“這樣一邊寫作一邊找尋,最後我所找到的答案,是到頭來,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夠相信對方;反之,沒有自信,就無法信任對方。也就是說,這並不是對方該如何是好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吉田修一

地圖控與跨類型能手

吉田修一,1968年生於長崎,是當代日本著名作家,更是難得的在類型小說和純文學領域均有驕人成績的文學人才。在吉田修一的官網上,其作品被分成“肉食系、草食系、故事系、金句系”四個矩陣,每個類別都有膾炙人口的佳作,2002年以《同棲生活》獲得山本週五郎獎,並以《公園生活》獲得芥川獎,之後的作品也多次獲獎。

吉田修一對市場有著敏銳的嗅覺,他樂於且善於瞭解時下最受歡迎的文學元素,以及大眾的審美時尚。吉田修一同時非常關注日本都市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他的作品往往將都市人複雜人際關係下潛藏的孤獨,描繪得露骨生動、刺入靈魂。他時而筆鋒如刀,如《同棲生活》和《惡人》,時而柔情似水,如《橫道世之介》,然而始終未變的,是吉田修一作品中那種鮮明的都市感。

他書寫的故事,不僅背景具有城市特色,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特點,都具有典型的現代都市特徵:以物質富足彌補精神貧瘠,在忙碌中陷入空虛;人與人之間看似文明謙和,卻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吉田修一總是毫不留情地打碎都市人之間脆弱的關係,卻又總在悲傷的深處,映射出希望的曙光。

吉田修一小說另一鮮明特點是熱衷於描繪地理實景,以至於很多人稱他為“地圖控”;無論是《東京灣景》的台場、《地標》中的大宮,還是《惡人》中的佐賀與久留米,吉田修一對空間及路線有著一種宗教儀式般的、巨細靡遺的描繪,這種手法既增強了故事的紀實感,又從側面折射出了人間萬象,外在的“地圖”,其實呈現著人內在的心靈圖譜。

在吉田修一的作品序列中,《惡人》與《怒》是筆鋒最犀利的兩部。《惡人》于2007年連載於《朝日新聞》,小說獲得第61屆每日出版文化獎和第34屆大佛次郎獎。2010年,吉田修一發表了筆觸較為柔和的《橫道世之介》,2012年,他回歸了之前強烈的風格,《怒》開始在《讀賣新聞》上連載。

罪案引發的信仰危機

《怒》的故事原型,是發生於2007年的市橋達也殺人事件。儘管整個故事疑雲密佈、懸念叢生,但吉田修一明顯不想將其簡單塑造成推理小說,《怒》以罪案為背景,刻畫了身處東京、千葉房總和沖繩的三位男子,他們的身世神秘,外貌均與兇手有著相似之處,在逐步揭開真相的過程中,吉田修一為讀者呈現了分佈於廣闊的地理跨度之間的三場信任危機。

作者以平和、生活化的筆調展示著三組人物日常的經歷與變化。淪落風塵、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女兒、為女兒操勞憂心的鰥居的父親、沉默寡言的同性戀男子和他放蕩的戀人,以及目睹女朋友被強☆禁☆暴束手無策的沖繩男孩兒,日本當代社會的眾生相一一浮現。

在吉田修一筆下,這些人物平靜生活的外表下,潛藏著一股股激蕩的暗流,個人面對殘酷現實時的無力感,令他們內心潛伏著憤怒,隨著故事的進展,這一股股暗流似乎正彙聚成強大的破壞力,每一個普通人心中隱形的憤怒,是社會進化之路下的一座活火山。

在種種事件背後,吉田修一也向讀者拋出了一個問題:人是否有能力真正信任彼此,憤怒緣何而來?這或許才是《怒》的主旨。吉田修一在接受採訪時說:“我並沒有預設誰才是兇手。這個故事的主題也並非‘尋找真凶’。執筆時一直存在於我腦中的想法是‘能否信任對你來說重要的人’。無法完全相信重要的人,這樣的自己令自己憤怒。這便是書名的奧義所在。”

但吉田修一並不止步於拋出問題,作者也將自己積極的態度植入故事中。《怒》以罪案為發端及背景,以信任危機為骨骼,以“怒”為內在靈魂,勾勒出了人面對恐懼和未知時退縮與反抗的悲壯圖景。故事中的每個人都面臨著毀滅的威脅,在威脅面前,他們或隱忍、或玩世不恭、或堅強反抗,每個人物也都因不同的反應,得到了不同的結局。

優馬和直人的逃避、脆弱,令他們最終以悔恨收場,以暴力手段宣洩的辰哉,只能為自己的青春留下無法癒合的傷口,而勇敢地面對恐懼的父女二人和被強☆禁☆暴的女孩兒,卻得到了相對溫暖的結局。他們在危機的最後選擇了信任,信任自己,信任生活。他們將內心的憤怒,轉化為面對未來的勇氣和決心。

電影化的修飾

朝鮮裔日本導演李相日上一次翻拍吉田修一小說的作品[惡人],獲得了票房及口碑的雙豐收。這次的[怒]某種程度上延續了二人合作上的成功。李相日再一次展示了其在多線索敘事及故事把控方面的出色能力,生動地再現了原著小說的風貌和精髓。

電影也在原作的基礎上,對故事和人物進行了一些大膽地改動。由於影片的時間有限,所以,將原著中一年多的時間跨度,壓縮為一個夏天。一些相對次要的內容被大幅刪改。例如,泉的身世以及在學校生活的部分、愛子的過去、田代被逼債人追債的段落、優馬與哥嫂這條線索以及警官北見的個人線索等。

泉被強☆禁☆姦這條線索改動很大,也成為影片飽受爭議的部分。在吉田修一的原作中,知念在槍擊案發生時並未袖手旁觀,而是上前解救了泉,而在影片中,主創們為了增強人物自身的矛盾性及戲劇衝突,將情節改為知念由於懦弱,不敢上前,眼睜睜看著泉被蹂☆禁☆躪。

在原著中,知念是事後在田中的住處看到了田中寫在牆上的字才得知,原來事發時田中就在現場,並且還打算興奮地欣賞整個過程。知念怒火中燒,回到家中刺死了田中。在電影中,知念是從田中自述中得知事件真相,從而情緒失控,當場行兇。這樣的改動,雖然更符合電影化的表達節奏,但是也令知念行為的邏輯性變得模糊。

兇手山神這個人物在影片中發生了質的改變。小說並沒有過多透露山神殺人的動機,直至案件終結,他的內心世界仍不為人所知,山神的存在更像是籠罩於故事的陰影,是一種符號化的外部壓力。而影片卻給了他格外的關注,不僅詳細刻畫了他作案的動機,還為他安排大量類似心靈獨白的臺詞,更為其後來原形畢露安排了嚴謹的鋪墊,這樣的改動,倒也在類型片劇作法的情理之中。

影片中的每位演員都發揮出色,渡邊謙的演技悲愴濃郁,完美地壓住陣腳,妻夫木聰也把握住了角色身上那種人前泰然自若,實則內滿惶恐脆弱的氣質。最值得一提的是宮崎葵,其形象與原著人物有較大的差距,但她自然純樸又不失飽滿的感情,彌補了外形的差異,尤其結尾處情感爆發的痛苦場面,更是讓人見證了這位青年演員的不俗實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