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孩子的物權意識敏感期,您做對了嗎?

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互搶,什麼都搶,不管三七二十一搶了再說。明明兩個一模一樣的玩具都非得搶一個來玩,媽媽們都有看過這些現象嗎?我們看到這些情況都會很自覺的把小孩分開,或者分配誰玩哪個誰玩哪個。這樣做真的對嗎?

2歲左右的小孩子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已經掌握了一些,大人們講什麼他們基本都能聽明白,而且2歲左右的孩子正是物權意識的敏感期。什麼是物權意識敏感期?一天說八百遍“這是我的”、“我的”。

明明是別人吃口裡的葡萄也說是“我的”,全家都是大人的話肯定就什麼都讓給了唯一的小孩,大人們也不捨得不給小孩任何東西。因此“小霸王”就容易從此誕生了,在家裡大人當然覺得沒問題,小孩嘛就讓著點。但是到外面呢?跟同齡的孩子一齊玩的時候父母就會尷尬了,孩子搶啊,哭啊,鬧啊。

在物權意識敏感期,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朝健康的方向走呢?這不但是一個習慣的培養更是一個道德觀念的建立。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區分自我的和他人的界限。自己的東西可以自由分配,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公共的東西先到先玩,在哪拿放回哪去。

如果想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求別人的意見,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著搶。有些大點的孩子偷偷拿家裡的錢去買東西,看到其他同學的玩具可能會“順手”拿回家。這正是孩子沒有物權意識造成的,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承擔責任。

屬於孩子自己的東西由他們自己分配,不要強求孩子讓給其他孩子玩。但現實中我們常見的現象是家長會出於禮貌介入讓自家寶寶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小夥伴玩,自家寶寶當然沒那麼容易割愛了,因此搶戲就來了。家長尷尬了吧,嘴上邊說“怎麼那麼不懂得分享呢”。

其實孩子是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小夥伴的,但需要由他自由分配,由他主動給出。就像有的小孩不讓自己的媽媽抱其他的小孩一樣,他珍愛的東西他不希望隨便“分享”給別人。

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首先要讓孩子建立物權意識,懂得這是我的,這是你的,那是他的。分清了你我他,再來建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理念。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