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病低齡化給中青年人敲響警鐘

月的東北氣溫不高不低,舒適宜人。這個季節,無論在公園,還是健身房裡,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加入到強身健體行列,成為運動一族。不過,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一種令人唏噓的狀況:健身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已遠遠甩過中青年群體幾條街。而與此對稱的另一種狀況則是,因運動缺乏,老年病正呈低齡化趨勢。這種狀況像警報器一樣警醒中青年群體,強身健體,不僅要有主動健身的意識,更要見諸行動。

老年健身者越來越多,與“有閑”不無關係。但從骨子裡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強身健體,才是老年人健身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相比較之下,中青年群體在這些方面落了下風,一方面受到社會轉型期的各種因素影響,譬如高支出的生活成本,激烈的競爭壓力,讓不少人處於巨大的壓力和焦慮之下,不得已選擇以消耗健康來作為奮鬥的代價。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認,不在少數的中青年人缺乏主動健身的意識,還沒有養成通過鍛煉來強身健體的好習慣,即便心血來潮出去運動,也不能堅持經常。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調查,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尤其是中青年群體,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運動鍛煉,不合理飲食導致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逐年增加,這正是多種慢性☆禁☆病的高危因素,正是老年病低齡化的元兇。

一個人擁有健康,才可以享受奮鬥的果實,才有天倫之樂。更多國人擁有健康,則是中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1995年國務院頒佈 《全民健身計畫綱要》 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無不在呼喚公眾健康意識,積極投身全民健身行動。所以,心動不如行動,與其感慨“感覺身體被掏空”,與其邊享“葛優躺”邊拿著手機刷屏,不如及早行動起來,大步邁開腿,趁早去健身。

我們呼喚公眾健康意識覺醒,呼籲中青年群體由心動變行動,更渴望在城市佈局中多留出一些健身天地,多給健身場館一點支持。我們也期待體育競技優勢產生溢出效應,在平衡經濟發展和國民健康的同時,盡可能為忙碌之餘的人們打造強身健體的理想環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