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圈盛傳這樣一句話:想成為一個導演,要學會等待。
許鞍華是這句話的信徒。今年70歲的許鞍華至今孑然一身,婚姻空白,情感,在大眾可以窺見的範圍內,也是空白。將近50年的時間,她無比忠誠地廝守在一個伴侶身旁——那就是電影。
20歲時,她想拍一部蕭紅的電影,但當時沒錢,只能把它擱一擱。40年後,她帶著略有些惶恐的心情完成了《黃金時代》,傾注了自己所有的人生觀、藝術觀和價值觀。
2014年,《黃金時代》如意料中一樣,成為當年華語電影圈不可繞過的一個話題,在上映7個月後,為許鞍華贏得了第五座金像獎。之後,她對公眾表示將不再參與獎項角逐。
短髮,方臉,蘑菇頭下一副黑框眼鏡,鼻翼旁是兩道雕刻一樣深的法令紋,這是許鞍華數十年來不變的形象。在各種鏡頭的對焦下,許鞍華總是這樣的一副形象,淡泊、無欲。
“比如得獎,對我無所謂,過去我還以為自己是裝的,後來才知道是真的不喜歡。(大笑)也許是自己得過了,無所謂。”
她的黃金時代來得比同行們都要早。
1975年,港大畢業、留學英國的許鞍華回到香港,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大導演胡金銓的助手。她在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入行,既有天資,又肯勤學,很快便交出了技驚四座的成績。
她執導的第一部作品《瘋劫》就收穫了票房與口碑。影片以一宗殺人事件為線索展開。為了搜集資料,許鞍華跑去看法醫解剖死人頭顱,肆無忌憚地引入西方現代影視觀念與技巧拍攝,筆觸充滿獵奇與高度刺激性。
幾年後的《投奔怒海》一舉為她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在影片中,她探討了越南戰後的政治民生,雖然是異國題材,但影片裡的寫實意味和濃厚的歷史氣氛卻能讓本土觀眾感同身受。
她是少有的視野貼近生活與現實的導演,敘事中常顯示出獨特的社會視角和人文關懷。80年代的許鞍華如日中天,香港資深影評人列孚曾評價那時的她,“比今天的王家衛更紅”。
1983年,她看了臺灣新浪潮電影,第一反應是:哎呀,我們玩完了。“為什麼他們好像貼近了生活一點?怎樣可以有自信去拍一些很悶的事,卻有一種張力?”她也想拍這樣的電影。
但在那之後,她卻進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失語期。一些香港影評人評價她,“許鞍華沒有自己的風格”。她沒有一絲自戀與回避,用異常苛刻的眼光對向自己:《傾城之戀》當然失敗啦,《書劍恩仇錄》很stupid,《客途秋恨》拍的很粗,《極道追蹤》沒精打采。
但她從沒放棄,拍片是她的價值。她對電影有近乎癲狂的癡迷,她形容自己拍戲時“有點像個賭徒”,“不肯離台的那種”。
她游走於商業和自我追求之間,從不配合大眾對於艱苦藝術家的想像。她說,“你給部戲我拍,我會很開心。但我不想因為戲而發愁,只要不讓老闆虧錢就好啦……”
直到1994年的《女人四十》,她終於找到入口。此後,她的作品中大量出現女性題材。作為華語影壇少有活躍的且成績斐然的女導演,人們喜歡拿她鏡下的“女性”說事兒。許鞍華承認自己特別關注女性題材,但她的作品從來不曾出現全力關注曲折愛情或纏綿情調,而總是貫穿濃重的意義敘事和家國情懷。
有人將許鞍華的作品概括為“失敗女性的群像”,太過膚淺與刻薄,她總是強調,“我不刻意去談什麼或反什麼……有時候,我拍一個不幸的女人,或許她的人生是失敗的,但決然把失敗歸結給社會或男性,這在我看來也是不全面的。”但男權主導的社會如何界定與支配女性,卻是她的作品中常見的、若隱若現的剪影。
事實上,無論在生活或是作品中,她更多隱藏著自己傳統意義上的女性特徵。在她的作品中,極少呈現巨大的衝突,喜愛流露平實的溫暖,波瀾不驚,於細微處發現感動。
她的落筆總是冷靜客觀,作為觀者甚至能夠感受到,她極怕渲染。電影《桃姐》中,每一處情感將要噴薄而出時,許鞍華總是將鏡頭和臺詞搖移開來,讓觀眾從餘味中體味其間的情感。
她對女性有著近乎殘忍的細緻勾勒和不帶鮮明好惡的價值評判。香港影評家石琪評論許鞍華拍的《半生緣》時這樣寫道:“想不到女人原著、女人導演的此片,簡直有點‘反女人’。”
在華語電影圈的雄性話語權中,許鞍華憑藉過硬、持久的影響力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
香港電影導演協會會長、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陳嘉上說,香港電影之所以能夠撐著,是因為我們幸運。因為我們還有王家衛們還有許鞍華……許鞍華、杜琪峰甚至彭浩翔,這些人的電影,大部分時間都不能進入內地,等於說票房和他們無關,可是他們在抓文化定位,在抓香港人定位,抓本土文化的一些做法,如果不是他們的話,港片大概就已經沒有生命力了。
在經歷香港電影的輝煌與崎嶇,許鞍華能否在餘生等來港片的復興,沒有人知道。人們只看到她窮盡大半生在電影畫卷中填得密密麻麻,不負此生。
就像點燃她創作熱情的蕭紅一樣。在華語電影極度缺乏生命力的這些年月,她與蕭紅一樣,趕上了屬於自己的最好的時代。
文 / 衛詩婕
編輯 / 大 桃
一個編輯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你最愛哪部?
本文為每日簽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