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澳門的吃貨一定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有十分深刻的印象,
整個城市都充滿了精緻的西式建築,
到處行走著高鼻樑、深眼窩,膚色各異,
講著葡語、英語、粵語以及東南亞語言的人。
正是這種混合了不同血統的人們,
為澳門帶來了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飲食習慣。
用澳門土生葡人詩人李安樂的一句詩作概括澳門人就是:
既向聖母祈禱,也念阿彌陀佛,
以米飯為食,也吃馬介休。
( 馬介休 來自葡語Bacalhau,是鱈魚經鹽醃制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 )
這次的《鋒味全球美食地圖》澳門站,
有民間美食匠人用心烹製的蝦子面、紅豆流沙餅和霜淇淋,
也有米其林星級大廚為謝大廚特別奉獻的壽司和甜品。
每一款美食都是味道的堅持和創新,
每一位都值得尊敬。
鋒味全球美食地圖 —— 澳門站
彙聚了半個地球的味道的葡國菜
大航海時代不僅是不同文化、種族和物資的大融合,
也引發了味道上大碰撞。
船隊從伊比利亞半島帶著家鄉特有的食材和地道的葡式手藝出發,
由於當時保鮮技術的落後,
船員想要吃到家鄉菜就只能在航行的路上就地取材。
他們在非洲學習當地的烹飪技法,
用東南亞香醇的椰汁代替牛奶,
用印度的新鮮咖喱和薑黃代替原有的調味品,
最後,在澳門用當地的廣式香腸代替原有的葡式香腸,
將粵菜的秘方也加入其中。
經過漫長的味覺冒險,
一股腦地將半個地球的味道匯到一個鍋裡,
想不到,竟然得出了日後名震四方的“澳門葡國菜”。
流沙紅豆餅 —— 深受謝大廚青睞的紅豆甜品
這家隱藏很深的“流沙紅豆餅”。
聽起來很普通,很多人會說,那就是豆沙餅咯?
但是,這是流沙!流動的紅豆沙!
千萬顆上好的紅豆經過店家反復的打磨和過濾,
細膩到可以像細沙一樣從餅裡面流出來!
在速食文化盛行的今天,
店家還在堅持凡事都保持著繁複的傳統手工工藝,
吃貨們現叫現吃,從不讓食物變冷。
相比機器化的高效率,這樣的堅持雖然銷量不大,
但是保證了每個流沙餅都充滿了“人情味”,
都是新鮮出鍋的,熱氣騰騰的,簡直不能溫暖更多!
用料講究的純手工椰子霜淇淋
這家小店沒有很奢華的裝修,
幾乎是很容易就會錯過的普通;
商品的種類也很簡單,
但是誰會想到這家店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
店家從剝椰子皮,取椰子肉,
再到榨取椰汁都是堅持用傳統的手工操作。
每一滴椰汁都堅持絕對的天然原味,
不添加任何代糖和合成糖。
而且每一粒椰子都是店家精心挑選的馬來西亞椰子,
連謝大廚都連連稱讚:怪不得這麼有味道!
謝大廚還在日料師傅的指導下
製作了屬於自己的壽司
到底夠不夠地道呢?
還有更多美食,
快去優酷生活
讓我們去澳門吃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