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尾巴供稿】
早前在 CES 2017 上面發佈的索尼首款 4K HDR OLED 電視 A1,憑藉著 OLED 面板以及新穎的設計,A1 再次成為了備受矚目的 Bravia 電視。當然 A1 成為焦點的原因並不僅於此,更是因為 A1 是索尼繼 2007 年推出全球第一款 OLED 電視 XEL-1 之後再度推出的 OLED 電視。
雖然如今談及到 OLED 已經很難先聯想到大名鼎鼎的那四個大寫字母,但無可否認索尼涉獵 OLED 電視領域的確領先著半個身位,說 A1 是索尼十年磨一劍的產品或許也不為過。打著 Bravia 畫質處理方面多年的技術沉澱旗號,它的出現或許同樣意味著索尼將要重拾 OLED 老大的地位。
A1 秉承著索尼 2016 年以來在電視上沿用的 Slice of Living 設計風格,簡約大氣低調內涵是 A1 的主要氣質,網上有一種更接地氣的說法 —— 性冷淡。於當今以 Less is more 為審美主旋律的時代,A1 的顏值實在不低,適合搭配在日系、北歐風格的家居之中。
為了突出螢幕摒棄其他干擾,正面只能看到一塊超窄邊框的 OLED 面板,取消了以往液晶電視所慣用的底座,改為螢幕 + 背板支撐的設計,無論桌上式還是掛牆式安裝,擺在那裡的都像只有一塊純粹的面板。
當一塊厚度僅相當於手機的面板出現在客廳的時候,即使占幅不大「 SONY 」的標誌被放于不起眼的左下角位置,我想這都已經足夠驚豔。據稱當時索尼創意總監 Tako Hirotaka 將 A1 設計方案送到平井一夫的面前,幾乎沒有修改就直接通過了該方案。
▲ 調整角度鎖定開關
考慮到放置在桌面上的穩定性,面板與主機之間實際上還有一個支撐杆用於固定,這種設計符合穩定性最高的三角形定理。不過在初次安裝的時候,A1的步驟要略微麻煩一些,需要注意的是 A1 放置桌面上只能固定一個角度,而且略帶傾斜,與大部分電視放置桌上時,面板垂直於桌面不同。
這裡大家可能又會問,A1 能夠實現掛牆安裝?答案非常肯定的說 A1 也能夠掛牆安裝,因為主機可以調整角度與面板平行。
背面的設計風格與正面如出一轍,極簡的設計語言,搭配深邃的黑色玻璃面板,我個人認為這是目前在售索尼電視之中背面設計最好看的一款,背部的主機利用了布質材料製成的蓋板遮蓋介面、揚聲器等位置。
介面方面提供了 4 個 HDMI(其中一個支援 ARC),3 個 USB 介面(其中一個支援 900mA 電流),RJ-45 網線介面、光纖介面等,其中側面拆下蓋板之後可以看到一個 USB 介面,方便平時插拔使用。至於背面的主要介面,如果掛牆安裝或者主機與牆壁之間的距離較窄的話,平時插拔的難度會更高一些,不如將介面佈置在左右兩側那麼方便。
位於側面 USB 介面上方的三個實體按鍵,位置設計得比較深,如果平時想從側面使用這三個鍵會有些困難,這一點應該是 A1 上比較明顯的問題,不過考慮到平時使用遙控器更多,影響不算大。
當然索尼 A1 的設計用意在於能夠將線纜美觀的隱藏起來,論及隱藏線纜這一點,我想索尼還是玩得最爐火純青的,看看近兩年推出的那些 X、Z 高端系列便知一二。
遙控器的設計似乎就遠遠不及 A1 機身設計那麼驚豔了,依然是索尼近年來的清一色款,大而全的設計邏輯。和韓系三星、LG 的遙控器比起來,索尼的遙控器還可以有很大提升空間(言下之意就是遙控器是時候該換了,畢竟這是 24999 元起步的旗艦電視)。
Acoustic Surface 銀幕聲場 ∣ 營造撲面而來的感覺
說到黑科技,索尼於內在層面的炫技要遠遠高於外在層面,除了極具信仰的價格之外,匪夷所思的腦洞大開技術是索尼產品的精髓之一,這次 Acoustic Surface 銀幕聲場算是 A1 身上的亮點,「音畫合一」的廣告標語也是因此而起。
位於螢幕背面從左到右橫向延伸的就是 Acoustic Surface 銀幕聲場的巧妙之處,通過左右的發聲單元帶動整塊 OLED 面板共振,然後將聲音透過 OLED 面板正面傳送給用戶,達到那種聲音撲面而來的感覺,加上背部主機板的低音單元,利用牆壁反射回來的低頻,提升電視揚聲器的音質效果。 簡單點可以理解為 Acoustic Surface 銀幕聲場就是共振揚聲器。
當我聽說到銀幕聲場的技術之後,也和大家一樣產生了估計同樣的疑問,究竟電視螢幕是否會被聲音震壞,對畫面是否會造成影響?OLED 面板作為軟性材質,相信索尼工程師們一定也進行過大量的測試,但實際使用場景如此複雜,長時間使用暫時還不敢下定論。不過從實際體驗效果來說,當音量調整至最大的時候,畫面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影響。
話說回來,Acoustic Surface 銀幕聲場的加入,的確讓 A1 的音質表現有驚人之處,中高頻從正面而來,低頻從背部反射而來,低頻有力高頻不刺耳,整體聽感是那種偏舒適的感覺。雖然早前在體驗 X9300E 的時候已經感覺索尼在 2017 款電視的揚聲器效果上有所改進,但 A1 的提升更加明顯一些。
Bravia + OLED 能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A1 搭載 Android 6.0 作業系統
A1 搭載 X1 進階版 4K HDR 影像處理晶片,以及 4K 迅銳影像處理引擎 PRO 數位信號處理系統,主打 HDR 高動態範圍,索尼自家的得意技術 Triluminos 特麗魅影和 Motionflow 倍速驅動也是沒有缺席。A1 採用的 4K OLED 面板,具備超過 800 萬自發光圖元,每個圖元可以單獨控制開啟關閉,由於 OLED 的自發光特性,所以也並不需要 Z9D 的一大法寶 —— 動態背光系統大師版。
據悉 SONY 官方介紹,X1 進階版主要有三大核心技術,HDR 動態逐像重塑技術、4K HDR 14bit 平滑漸變以及雙影像資料庫。關於軟體方面,就不用過多介紹了,依然搭載 Android 6.0 作業系統,由華數 TV 提供內容資源。
事實上 OLED 電視之間的差異,主要區別在影像處理能力方面,其次才是面板技術,因為目前能夠做出 OLED 面板的供應商並不多,假如面板採用同一供應商或者技術接近的話,決定 OLED 電視之間的差異,應該在於畫質處理能力方面的功底,這也是索尼 Bravia 電視最深諳之道。
預設參數模式下的顯示效果,A1 極大實現了 OLED 的固有優勢,將頭頂 Bravia 光環的處理技術發揮得淋漓極致,這是 A1 第一觀感就能給到的感覺。
▲ 開啟 HDR
▲ 關閉 HDR
從上面一組對比來看,如果片源支援 HDR 而且電視開啟 HDR 顯示之後,畫面表現的差異還是顯而易見的,開啟 HDR 之後整體畫面對比度更高,色彩更加飽和,而這種對比度提高的過程中又不會丟失亮部和暗部的細節內容,感覺會更加通透,再回到關閉 HDR 狀態時,畫面看起來就有些發灰。
HDR 可以設置為自動模式,A1 會根據片源內容自動開啟或關閉 HDR 功能,這一點人性化程度還是很高的,因為之前用過某些型號的電視並不能設置自動 HDR,如果在非 HDR 片源中使用 HDR 功能的話,雖然也能達到提升對比度和細節的效果,但是畫面的顏色會有明顯的偏差。
▲ X-tended Dynamic Range 設置:高
▲ X-tended Dynamic Range 設置:關閉
通過調整以顯示亮白和深黑的 X-tended Dynamic Range 設置也是畫面效果差異較大的參數之一,默認設置為「中」,這裡為了更明顯對比出效果的不同,只比較「高」和「關閉」兩個選項。
可以看出當 X-tended Dynamic Range 設置為高的時候,畫面的整體亮度會更高,明暗部的細節也能夠呈現出來,而不會像關閉時色彩那麼黯淡無光。
毋庸置疑,索尼的高端電視顯示效果在同價位產品之中的確是獨具優勢的,這不僅僅是依託索尼在片源製作方面有著自家優勢。顏色表現出來的濃而不豔特色,或許是很多使用者選擇索尼電視的原因之一,這次用上色域更廣、色彩更準確的 OLED 面板,效果更勝一籌。
A1 的可視角度範圍相當廣,即使接近極限的角度範圍內,畫面的亮度以及顏色也沒有出現較明顯的變化。意味著即使在客廳不同角度觀賞電視,也能獲得不錯的視覺體驗。
當時索尼推出 LED 旗艦 Z9D 的時候,就曾有人說 Z9D 「有著拳打 OLED,腳踢量子點」的態勢,的確 Z9D 畫面表現企及了 LED 的新高度,甚至接近 OLED 的表現,與此同時索尼推出 A1 這款 OLED 的用意何在呢?兩款售價又相對接近的產品,是否會出現同門競爭的局面?
A1 與 Z9D 之間的不同,或許遠遠不僅是面板之間的區別,A1 更像導向著索尼 OLED 電視的未來發展,無底座設計、OLED 面板、面板 + 主機背板的新形態、讓人瞠目結舌的 Acoustic Surface 銀幕聲場,這都是 A1 在綜合體驗上的提升,以 Bravia 在電視領域多年來打下的江山,將 X1 進階版晶片、4K 迅銳影像處理引擎 PRO、Triluminos 特麗魅影和 Motionflow 倍速驅動融合到 A1 這款產品當中,A1 是目前一款不可多得的 OLED 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