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細聊聊傳統曲藝藝術

北京的曲藝形式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

京 劇

京劇是北京文化的突出代表,是北京文化薈萃性和創新性的突出體現,為了展示京劇這一國粹,首博新館仿照陽平會館戲樓復原了一處戲樓,以展示館藏京劇文物。

館藏京劇文物展除以圖片文字簡要介紹了京劇發展形成的歷史外,還展出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郝壽臣先生捐獻的一批演出劇本、道具、服飾,這是展覽最珍貴的部分。京劇愛好者和觀眾流連其間,仿佛還能看到這些藝術家動人的舞臺風彩和韻味無窮的演唱。

戲樓的構想和設立,是新首博現代博物館理念的突出體現之一。戲樓既是展示京劇文物的展廳,又是京劇愛好者和觀眾互動的上佳場所。這裡既可以滿足戲迷的耳目之娛,也可舉辦票友的登臺表演或專業劇團的定期定時演出。

京韻大鼓

由河北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形成於京津兩地。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改以北京語音聲調吐字發音,創制新腔,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崔子明創滑稽大鼓,成為京韻大鼓的支派。著名演員還有張小軒、白雲鵬等。

劉寶全(1869-1942),字毅民,河北深縣人,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劉派京韻大鼓創始人。九歲隨其父在天津學唱“怯大鼓”,後改習京劇,攻老生,後因故離開梨園界,改習大鼓。青年時期拜當時在京津一帶頗有影響的“怯大鼓”藝人胡十為師,他潛心鑽研藝術,根據個人的嗓音條件,吸收京劇、梆子等的唱法並加以創新,又將河北鄉音改為京音,使“怯大鼓”演變為“京韻大鼓”。劉寶全的嗓音洪亮甜脆,高低兼備,吐字有力,表演灑脫。享有“鼓王”之譽,與譚鑫培、雙厚坪並稱“藝壇三絕”。

相 聲

最初流行於京津地區,融匯了口技、蓮花落、把式(武術)、戲法兒、評書等藝術,運用“包袱兒”,組織笑料。表演方式分為單口、對口、群口。清末民初對相聲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演員有馬麻子、朱少文(藝名“窮不怕”)、李德鍚(藝名“萬人迷”)等。

太平歌詞

舊時相聲的演員都必須會唱太平歌詞。相聲藝人(朱少文)在天橋地場演出時為招攬觀眾,加演太平歌詞,曲調由蓮花落演變而成。演唱時把兩片竹板夾在左手手心,運用手指、腕子擊打、顫動,奏出輕重點和連環點,音色悅耳動聽。曲目有單純敘述評論的《十個字》、《勸人方》,有故事情節的《醜妞出閣》、《韓信算卦》以及文字遊戲《餑餑陣》、《福、祿、壽、喜》等。太平歌詞在地場上演出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邊撒字邊演唱。第二種是一個人獨唱。第三種是兩個人對口唱。

評 書

又稱評詞,一人表演,只說不唱,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氣氛,清初形成。以說書人口氣敘述的,稱為“表”;模擬書中人物言談舉止,稱為“白”;評議書中人物行為、思想,稱為“評”。表、白、評結合,聲情並茂地演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梅花大鼓

又名梅花調,20世紀初以來流傳於京津兩地。梅花大鼓脫胎於清末流傳在北京北城一帶的“清口大鼓”,多為一人演唱,也可二人對唱。演員自擊鼓板,伴奏樂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揚琴等。

花四寶(1915-1941),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藝術家。花四寶出身貧苦,曾被人收作養女。她初向邱玉山(票友)學唱梅花大鼓,後拜在梅花大鼓的一代宗師、三弦名手盧成科門下。師徒合作改革舊曲,譜創新腔。新唱法充分發揮花四寶挺拔激越的嗓音條件,改變舊梅花調平板拖遝的唱法,加強吐字發音“噴、吐、頓、挫”的工夫,做到“噴口”如斷金破玉,吐字如板上釘釘,行腔如流水行雲,上板如珠走玉盤。她在唱腔上力求委婉悠揚、剛柔相濟,形成了以“悲、媚、脆”為特點的盧派唱法,與蒼勁優雅的金(萬昌)派相輝並美。時有“梅花泰斗”、“譽滿三津”的口碑。

蓮 花 落

又稱蓮花樂,初為僧侶募化所唱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間。清乾隆以後,出現職業藝人,與另一種民間藝術“十不閑”合流,成為民俗花會形式之一的“天平會”。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清末民初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等。

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簡稱“北昆”,是我國古老戲曲昆山腔的一個支派。1917年直隸高陽專演昆弋戲的榮慶社進京演出,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後稱北方昆曲。1957年北方昆曲劇院在北京成立,首任院長韓世昌,著名演員有白雲生、侯永奎、侯玉山、馬祥麟、白玉珍、李淑君等。

北方昆曲的藝術特點

北方昆曲的唱念基本用北京語音,但吐字、歸韻仍然恪守昆曲的傳統格律。此外,它長期與高腔合班,演員大多兼演昆腔、弋陽腔,因而在唱法上受高腔影響,具有高亢、剛健、飽滿、奔放的演唱風格。這與南方昆曲清柔、委婉的唱腔,形成鮮明的對比。北昆運用波音、滑音、擻音、顫音、氣口等潤腔手法及頓音、揉音、“肩膀”等演秦技巧,與南昆情趣各異。在劇碼選擇方面,北昆也與南昆擅演生旦戲不同,以歷史袍帶戲見長,並較多保存武戲劇碼,如《夜巡》、《夜奔》、《鬧昆陽》、《倒銅旗》、《出潼關》、《安天會》等。這些戲武工繁重,開打兇猛火爆,具有鮮明的北方特色。

北昆·蘇白

昆曲於近代漸分為南昆與北昆。南昆以嫵媚圓軟著稱,北昆以爽利勁拔見長。南昆以蘇州人為正宗。北昆以河北高陽籍演員居多,如韓世昌、白雲生、侯永奎等名角。北昆中的一些角色亦用蘇州方言念白,即蘇白。

昆亂不擋

“昆”指昆曲。“亂”指亂彈,即梆子、弋陽諸腔。前者為雅樂,後者為通俗。昆亂不擋意稱雅俗技藝兼通的演員。舊時京劇演員多習昆曲,梅蘭芳昆曲、梆子皆有所長。

評 劇

產生于河北東部灤縣、遷安、寶坻等地,20世紀初形成于唐山,習稱蹦蹦戲、落子戲。又稱平腔梆子戲,簡稱平戲。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正式使用“評劇”名稱。評劇吸收了梆子、京劇的程式、唱腔。1955年中國評劇院在北京成立。

白玉霜(1907-1949),河北灤縣人,原名李貴珍,又名李慧敏。幼年習京韻大鼓,後改學評劇花旦。曾先後在山東、東北、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常演劇碼有《珍珠衫》、《桃花庵》、《可憐的秋香》、《鋸碗丁》等。1935年應邀到上海與京劇演員趙如泉合作,演出的《潘金蓮》,受到南方觀眾的歡迎,被譽為“評劇皇后”。在文化界進步人士的幫助下,白玉霜陸續排演了《閻婆惜》、《玉堂春》、《西廂記》等劇,並在1936年後拍攝了影片《海棠紅》。她的表演細膩深切,善於表現人物感情,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所創唱腔低回婉轉,形成評劇“白派”表演藝術。

八 角 鼓

清代盛行的一種曲藝曲種,又稱單弦牌子曲。因演唱者用八角鼓打節奏而得名。自乾隆末年盛行於滿族旗籍子弟中間,多組織票房,編詞演唱以自娛。八角鼓包括5種演唱形式:岔曲、群曲、拆唱八角鼓、單弦、雙頭人。

岔曲

一說岔曲為宮廷所制,為與民間區別,故名;一說為寶小岔所創,因名岔曲。清人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載:“文小槎者,外火器營人。曾從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凱歸途自製馬上岔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單弦雜排子(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岔曲皆為單支,較難學唱。同治、光緒朝後岔曲品味呈顯淡泊出世的傾向。

快 板 書

由數來寶演變而成,因用兩塊大竹板(大板兒)和五塊小竹板(節子板兒)得名。大小竹板合稱“七塊板兒”。李潤傑將評書和相聲的手法融合到快板書中,豐富了數來寶原有的句式和板式。

竹板·節板

竹板由毛竹製作,適用於各種曲藝說唱的節拍伴奏,常由表演者自打自唱,起製造氣氛和烘托情緒的作用。因伴奏的曲種不同,板的數量也有2塊、5塊和7塊之分。竹板用毛竹製成,以選用不帶竹節、無劈裂、無蟲蛀的竹材為佳。竹板由兩塊長16-19釐米、寬7-8釐米、厚1釐米的瓦形竹板組成,上端用繩串連,下端可以自由開合。演奏竹板時,一手夾擊發音,聲音響亮、圓厚。由5塊或7塊小竹板組成節板,民間又叫“碎子”,上端用繩串連,板與板之間串夾兩個銅錢或鋼片,下端可自由開合。演奏節板時,一手夾擊發音。此外還有一種由兩根長約65釐米的竹片構成的簡板,用左手夾擊發音,常與漁鼓一起為“道情”伴奏。竹板和節板有時合用,有時單用,是快板、山東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錢板等曲藝形式的主要伴奏樂器。

單 弦

原為八角鼓的一種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彈自唱而得名。單弦曲牌眾多,曲調豐富。有兩種演出方式:自彈自唱;或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擊節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原稱“雙頭人”)。著名演員有德壽山、全月如、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等。

龍票

單弦初於清室八旗子弟中流行,在大內及顯貴府第內清唱。皇帝發給“龍票”,獎以俸祿錢糧。因此習唱單弦的子弟“茶飯不憂,分文不取”,以清高相標榜。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生活日漸艱難,始有於堂會表演破例收錢者。

車王府曲本

清代北京蒙古車布登劄布王府收藏的曲藝、戲曲唱詞刻本和手抄本的總稱。民國後大量曲本由王府散出,民國十四年(1925)部分曲本為北京孔德學校購得,其中手抄本的曲藝和戲曲唱本一千四百餘種,二千一百冊,經顧頡剛整理編成分類目錄,總名為“蒙古車王府曲本”。

曲本分為曲藝和戲曲兩大部分。其中曲藝部分,包括子弟書、鼓詞和雜曲三類。子弟書二百九十七種,鼓詞三十九種,雜曲五百三十三種(篇)。雜曲中最多的是馬頭調,其次是岔曲、牌子曲和趕板。此外有快書、蓮花落、湖廣調、南園調、一枚針、鮮花調、濟南調、代福建調、邊關調、樂亭調、琴腔、天津調、歎十聲、焰口、西江月、十二月、太平年等。

曲本大多是明清兩代的作品,尤以清道光至光緒間作品為多。多數曲本不著錄作者姓名,且從未刊刻。大部分曲本內容和現在的通行本不同,有的已經失傳。車王府曲本留存了大量反映舊時北京社會情況的唱詞,保存了重要的社會生活史料。

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是唯一真正發源和形成於北京的戲曲曲種。由八角鼓發展而來。1952年經老舍提議改稱現名。在向舞臺表演藝術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戲曲、話劇的表演形式。50年代成立北京曲劇團,創作、改編了《楊乃武與小白菜》,並攝製成電影。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