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喪能量,是人類最好的發明

你是個滿身喪能量的人嗎?

喪,聽起來負能量滿滿,但實際上,越是喪的人可能越是心懷夢想和詩歌。

因為喪,其實是看透了生活的苦相後,仍然笑對人生。

喪,是幽默,是力量,

是在無論多糟糕的境地也能化喪為力量。

你可能聽過網紅奶茶店“喜茶”

但你有沒有聽過叫“喪茶”的店?

門口站著一隻喪羊駝

兩眼耷拉,嘴角下垂

菜單上的飲品名單是

“加油你是最胖的紅茶拿鐵”

“加班不止加薪無望綠茶”

“買不起房瑪奇朵”

“減肥失敗拿鐵”

……

沒錯,這就是喪文化

前陣子流行的葛優躺表情包

“感覺身體被掏空”

“做一條鹹魚”

馬特波傑克、撇嘴蛙等等

都是喪文化的代表

它們都表達了對生活抱著悲觀消極的態度

時不時給你灑點黑雞湯

讓你知道人生沒有最失望,只有更絕望

但奇怪的是

這些喪氣話如此消極

此刻癱在沙發的學姐

卻和你們一樣看了笑了又笑

喪,竟然也有正能量

就好像負負得正一樣

看透了生活的絕望,反而讓人充滿希望

同事小貝是個段子手

講話間都是滿滿的喪

老闆表揚他專業技能強

他答:“大概是因為我也沒有別的技能了。”

領導批評他

他就往桌上一趴,嚷道:

“我就像一隻趴在玻璃上的蒼蠅,

前途一片光明,

而我卻找不到出路。”

一到辦公室,

剛坐下他就說,

“我一個月總有那麼30天不想學習。”

儘管工作一直很出色

但他說話總是那麼喪

顯得得意時謙虛

失意時也不激動

同事們都愛和他做朋友

黃渤曾說,

“自信不重要,

學會自嘲是一個很重要的本領,

自嘲是自信進階段的表現,

能幫你解決很多問題。”

自嘲其實是最高層次的幽默

喪得很有趣,所以有力量

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上

俄羅斯人鬧出了個笑話

奧運五環只打開了四環

各國媒體紛紛嘲諷

他們不但沒有回避

還在閉幕式上重演了這一幕

淡定地自嘲了一把。

這不僅讓其他國家的人

都明白他們意識到自己不該太過分

這種方式還贏得了全球的贊許

亦舒曾在《我的前半生》裡說過

“若要生活愉快,

非得把自己先踩成一塊地毯不可,

否則總有人來替天行道,

挫你的銳氣。”

因為人們的心理天平都偏向弱者

喪能量滿滿的自黑

在一定程度上

是種以退為進的大智慧

喪得很機智,所以有力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曾說過

每個個體分為現實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

焦慮常常來自兩者之間的差距

當現實的自己做不到理想的自己時

就會壓力大、緊張、焦慮

而自嘲

就是正視那段差距

並且很喪地說出來

我,確實就是做不好啊

我,可能就是條鹹魚啊

沒錯,面對、承認自己沒那麼好

往往就是前進、改變的第一步

喪得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力量。

喪,並不是這幾年才有

也不是只有中國才有

早在幾十年前的大洋彼岸 

二戰後的美國

迷茫、失望的烏雲密佈

那一代年輕人

對戰後社會的發展和自我發展

都感到迷惑

於是他們穿著破爛的衣服

不工作,整天到處晃蕩

厭棄傳統道德

不思進取,頹廢得無以復加

他們無所謂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而是在這種不同於主流價值觀的生活裡

想去追求什麼是人生,什麼是自我

他們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和頹喪

甚至樂於沉浸其中

這就是著名的“垮掉的一代”。

嬉皮士崇拜的搖滾樂歌手

之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狄倫

他曾寫過

“我要走進最密的黑森林深處,

那裡人丁繁眾,

可都一貧如洗,

那裡毒彈充斥著他們的水域……”

搖滾樂裡表達著年輕人對時代的不滿

但又使人坐立不安

想興奮地一起唱一起跳

讓人想無畏地表達自己

正是在這樣頹廢的玩樂中

誕生了追尋自由、無拘無束的嬉皮士文化

影響了整個美國

約伯斯曾說過他的同事都是嬉皮士

他欣賞嬉皮士精神

因為”他們想尋找生活的真相,

生活不應該只是父母過的那樣”

嬉皮士的喪

是在無止境地尋找生活的答案

也在無止境地接近生活的真相

他們是在悅納了自己

喪,是敢於與自己和解,所以喪得有力量

其實是一種能讓人更好的力量

因為它讓你認清生活的真相

看見自己的美好與醜陋

敢於直面現實的人

往往更堅強

而喪讓人不僅面對現實

還去嘲笑現實這個大怪獸

它讓人變得更勇敢

因為你都敢嘲諷它了

還有什麼是不能度過的?

喪,是一種力量

讓你活得真實

活出放縱又任性的自己

喜愛喪文化的人直面自己的慘狀,

甘願扛起生活的壓力。

一邊喪到不行地自我嘲諷,

一邊在壓力的洪流中逆流而上。

喪挺好的,

看出社會的病態,自嘲自己的不成功,

嘲笑自己和整個大環境下的集體頹廢,

這卻讓人更瞭解自己,瞭解這個社會,

然後依然熱愛生活,再活出豐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