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甯渤海陳氏宗譜》載:陳詵有五子,其中第四子世倌,官職最高,是陳家又一個閣老。
陳世倌(1680—1758)字秉之,號蓮宇。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改庶起士,授編修,督順天學政。雍正二年(1724)擢內閣學士,出為山東巡撫。雍正四年(1726)奪其職,赴曲阜督修孔子廟。
高宗即位後,世倌歷任左副都禦史、倉場侍郎、工部尚書。乾隆六年(1741),授文淵閣大學士,三年後,加太子太保。但因擬旨有誤,罷官回家。兩年後, 即乾隆十五年(1750)世倌入京祝嘏,賞原銜。轉年,命入閣辦事,兼管禮部事,兩任會試總裁。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老病休,加太子太傅,並禦制詩 賜之,賚銀五千兩,在家食俸。未行,卒,諡文勤。其後乾隆南巡,猶遣官祭世倌之墓。
乾隆元年(1736)六月初八,津門查日乾70歲大壽,陳世倌以756字(落款未計)長文,作《慕園府君七十壽序》(見《宛平查氏支譜》卷五),並隨母 親查夫人,稱日乾為舅父。文辭熱情洋溢,推崇備至。如曰:“三津多瑞氣,惟我舅父慕翁者詩書舊族,本椒衍於江南,閥閱名門,遂高遷于冀北”云云。落款為 “愚甥陳世倌拜撰”。
陳世倌的堂兄陳邦彥,是陳維申之子,維申23歲早逝,邦彥由大伯陳元龍撫養。
陳邦彥(1678-1752)字世南,亦作思南,號匏廬,一號春暉,又作春暉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康熙五 十二年(1713)康熙帝為其母親禦書“節孝”,題賜“春暉堂”額。康熙五十七年(1718)邦彥升為侍讀學士。雍正年間,為圖書集成館總裁。乾隆初年, 詔復原職,行走內廷,仍充講官,兼五朝國史館纂修,升任禮部侍郎。
邦彥詩文典雅有致,字畫寬展秀髮,書法聲名遠播,史籍稱“書法精絕,傾動寰宇”。
陳邦彥有兩女,其中一女嫁給查日乾之孫、查為仁次子查善和。
査善和(1733-1800) 字用鹹,號介仲,又號東軒。庠生,候選鹽場大使。
據梅成棟《津門詩鈔》載:津門“查氏至東軒已中衰。公沈潛多術,學問博雅,效陶朱公致富,重振家業,資甲一郡。善自韜晦,布衣脫粟。好吟詠,喜陶石簣 體。所著甚多,後遭散逸。所錄得諸梅園先生馬世榘所藏廢書中。梅園、東軒,為中表戚。”善和享年68歲。著有《東軒詩草》。
據《宛平查氏支譜》載:查善和“配陳氏,字淑莊,號青棠,浙江海寧人。例封宜人。生於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二十四日辰時,卒于嘉慶十五年庚午(1810)正月二十四日申時。”
(本文發表於2016年10月24日今晚報副刊,作者:郭鳳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