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
戰國秦漢,福州閩族先民與越王勾踐後裔融合形成閩越族地方政權。
自從漢武帝平定閩越,遷民于江淮之間後,福州這一繁榮的地方王國曾一度凋零衰落。
晉太康三年(282年),太守嚴高築子城,鑿西湖、東湖灌溉農田;東晉衣冠士族與百姓南渡,許多姓氏舉族入閩,帶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福州經濟、文化的復蘇與發展。
隋唐時期,福建的政治經濟中心從閩北轉移到了福州一帶。
宋代是福州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人口、經濟、文化都達到一個高峰。
974年和1069年,刺史錢昱和程師孟先後擴建城池。
1044年蔡襄任福州知州期間大興水利。
1065年,福州太守張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樹,“榕城”之名由此而來。
從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明初的福州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先進。
自明朝晚期起,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義大利等國同福州的接觸漸趨頻繁。
1624年底,艾儒略將天主教傳入福州。
1646年,清軍擊潰隆武政權後攻佔福州。
鴉☆禁☆片戰爭之後,1844年福州作為五口之一正式開埠。
自1845年南台島的英國領事館建立起,先後有17個國家在福州設領事館。
台江地區沿江和上、下杭一帶成為進出口貿易中心,而福州的茶葉出口更占到中國茶葉出口總量的35%。
洋務運動興起後,1866年(同治五年),清政府在馬尾設立了福建船政局(後改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現代艦船,並開設福建船政學堂培養相關人才。
晚清的福州是中國較為現代化的城市。
1911年11月9日,福建同盟會擊敗清軍,佔領福州,成立了福建軍政府。
福州·1876年【Edward Bangs D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