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陪伴與愛 是療愈孩子最好的能量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事業的繁忙,不少孩子在成長中都缺少媽媽的陪伴,從而也引發出很多問題。對於孩子來說,缺少媽媽的陪伴與愛,有的時候不僅對孩子的安全是個隱患,更可能在他幼小的心裡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些,身為媽媽的你造嗎?

當寶寶身心受到某些傷害或經歷挫折時,只有媽媽的陪伴與愛,才是療愈寶寶最好的能量;只有媽媽的陪伴與愛,才會讓寶寶更有信心去面對,幸福感更強,性格更樂觀。

中國職場媽媽和寶寶相處現狀

失陪媽媽,一個日益壯大的族群

所謂職場媽媽,是一個女人,兩個身份,兩種角色。既做事業成功的女強人,又做相夫教子的優秀媽媽。隨著女性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她們在社會和職場上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職場媽媽也變得越來越多。這些職場媽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寶寶成長。

《職場媽媽與寶寶的相處現狀》的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人群中,82.68%的媽媽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成為職場媽媽。而這些職場媽媽中 68.44%覺得自己工作繁忙,早出晚歸,無法陪伴孩子,不同程度錯過了寶寶成長的關鍵時刻。30%的職場媽媽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到2小時,甚至有1% 的媽媽每天陪伴孩子小於30分鐘,成了名副其實的“失陪媽媽”。

在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面對 這些資料,我們知道失陪媽媽不再是幾個家庭的個別現象,而是在大環境下一個日益壯大的族群。好在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媽媽們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哪怕條件 堅苦些,也應該父母陪伴寶寶一起生活和成長。的確,寶寶的成長等不了太久,媽媽既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要從一點一滴開始改變,多一些陪伴與愛,讓寶 寶身心的傷痛儘快癒合,這才是對寶寶成長最有效的。

失陪寶寶遇上的成長“煩惱”

很 多“失陪”的媽媽並非因為缺乏對寶寶的責任感,相反,她們是最希望寶寶成長得更好的那個人。但因為無法陪伴寶寶成長,也造成了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這樣或 那樣的“煩惱”。不少媽媽覺得時間久了,寶寶大了, 這些問題自然就沒有了,但媽媽可能不會想到,有了她們的陪伴,身體和心靈的傷才會更快更好的癒合。

安全——缺乏保護,易受傷害;

雖 然對於媽媽不在身邊的寶寶,大多數都有(外)祖父母或是保姆的照管,但(外)祖父母通常年紀較大,應急反應不如年輕的父母;保姆一般除了照看寶寶,大多數 還有其他的家務勞動,也不能時刻關注寶寶。這就造成一些好動、好奇心強寶寶,一時一刻看不住就會產生安全隱憂。而當寶寶身體發生傷害時,如果缺少媽媽的安 慰,心靈上也會變得缺少安全感。

心理——缺乏親情,容易任性、自卑、不自信; 寶寶最親近的總是那個用心花 時間陪伴他的人。如果媽媽難以做到這點,把他交給爺爺奶奶或是保姆教養,寶寶就很難建立與父母之間的健康的親子依戀。寶寶也會產生“媽媽愛工作勝過愛我” “我不如媽媽的工作重要”等不良情緒。在這種情緒下,寶寶的自我價值感自然很難確立,容易形成自卑、退縮、自我懷疑的人格,為今後發展帶來後患。

學習——缺乏管理,學習習慣不好; 三四歲之前是寶寶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孩子自我管理、時間觀念的形成,會對未來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此時如果媽媽不能在身旁良好幫助和引導,寶寶早期沒有養成良好習慣,往後糾正起來就難上加難,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寶貝,媽媽想用陪你的時間換取你更好的明天

失陪媽媽不得已

網友“傾城”:我現在因為要上班,所以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週末才帶會身邊。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要如何讓她知道,我是愛她的,只是為了讓她生活得更好而在努力。我想,也許等她大些就會明白的。

網友“臭美妞兒”:“現在家庭生活的條件,讓我無法陪伴孩子長大。但不能陪伴寶寶是媽媽的無奈,哪個媽媽願意錯過寶寶成長的每個細節呢?”

從 上面媽媽的話語裡,就能看出職場媽媽對於無法陪伴寶寶的諸多不舍與無奈。從“職場媽媽與寶寶的相處現狀”調查資料中也可以發現,約30%的媽 媽選擇在生完寶寶後重回職場,是因為經濟壓力的原因;有50%的媽媽認為,重返職場不與社會脫節,個人價值得以實現,兼顧工作與生活,對於媽媽自身的發展 和寶寶的成長都有宜處。不過資料也顯示,68.44%媽媽表示自己並不能常常和寶寶在一起。

根據調查,74.2%的媽媽認為,由於工作繁忙而無法陪寶寶成長是非常不得或弊大於利。不過,在“您認為一個幸福的家應該是什麼樣”的問題中,我們也發現,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表示,幸福的家就是父母要陪伴孩子一起生活和成長,哪怕條件堅苦。

其 實,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年輕的媽媽承擔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時間與空間被工作和家庭分割得七零八落。不少媽媽努力打拼,都是本著為孩子多賺點錢,給孩 子買最好的玩具,穿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幼稚園,受最好的教育。這種想法同樣是出於對寶貝的愛,又有什麼錯呢?只不過,寶貝的健康成長,僅有豐富的物質是 不夠的。媽媽在寶寶受傷時給予的無私的愛,才會讓寶寶擁有征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這份愛才是癒合傷口的無窮力量。

陪伴和關愛 是給寶貝最好的治癒

寶貝要“培養”更要“陪養”

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許多職場媽媽們在外打拼,也是為了給寶寶的未來多一些保證。的確,孩子的成長需要物質基礎,但卻不能因此忽視精神呵護,尤其是來自父母親人的呵護。

在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媽媽主要扮演兩個角色:習慣的養成和情商的培養。由於哺乳,媽媽註定與寶寶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寶寶通過觀察模仿,會形成與媽媽極為相同 的習慣,而好習慣是終身享之不盡的財富。而媽媽的疼愛,能讓孩子的依戀、信任、期待,希望越來越多,社會性越來越好、情商越來越高。尤其在那段沒有語言的 日子裡,寶寶通過感覺來體驗一切,媽媽的陪伴會給寶寶最初的心靈一種健康的依戀。

因此,從全面健康成長的角度上講,寶寶渴求的不僅僅是溫 飽的滿足或奢華的生活;他們需要的也不僅僅是對教育“培養”,而是精神關愛和心靈的“陪養”。只有這樣,當寶寶身心受到某些傷害或經歷挫折時,才會更有信 心的去面對,幸福感更強,性格更樂觀,只有媽媽的陪伴與愛,才是療愈孩子最好的能量。

寶寶成長 如何做好“守望者”

其實哪個媽媽不想儘量長地待在寶寶身邊?但是經濟壓力和各種原因又是不能不面對的,為此不少媽媽也覺得十分內疚。其實,養育寶寶的有利因素很多,做為職場媽媽,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只要懂得及時調整,就能更smart的陪伴孩子成長。

一、照顧品質重于頻率

媽 媽能一直在寶寶身邊當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在相伴時讓寶寶感到的的確確的愛。媽媽跟寶寶在一起的時候要拋開一切雜念,全心全意的陪伴寶寶,帶給他更多與你相 處時的愉悅體驗。而當沒有跟寶寶在一起時,也建議經常給寶寶打電話,或者通過視頻與寶寶有一些交流,這樣會給寶寶的心理帶來更多安全感。寶寶的身心是很容 易滿足的,一通關心的電話、一個清晨的吻、一次盡興的遊戲、一個睡前故事,都能讓他們的心得到滿足,媽媽的真愛才會癒合一切傷口,而不是時間。

二、智慧把握時間結點

寶 寶在12月前,是與媽媽建立信任感與安全感的關鍵時期,所以媽媽此階段要盡力完全投入於這種親密關係的建立。而當寶寶1歲以後,開始學會對其他人開始感到 好奇,逐漸建立媽媽之外的多重親密關係(比如父親、祖父母、保姆、親屬等),此時媽媽就以和寶寶維持親密關係為目標。這時,就可以教會寶寶,從更多親人的 愛中獲得療傷的力量。

三、積極利用其他幫手

既然寶寶1歲以後有了多重親密關係,那麼職場媽媽就要在自己 “缺席”時好好利用,要學會讓爸爸積極參與到養育中。同時,生活方面的養育可以求助於(外)祖父母和經過良好培訓的保姆。而媽媽此時可以更多的把注意力集 中在寶寶的精神世界,瞭解寶寶為什麼而哭,為什麼而笑,慢慢學會傾聽寶寶更深層的感受。媽媽此時對寶寶的關懷,會成為這個世界中充滿活力的一部分,會讓寶 寶深深體會到你對他的愛。

對寶寶們來說,一件可愛的玩具可能抵不上摔倒時媽媽遞過邦廸的溫柔雙手,一件漂亮的衣服可能抵不上生病時媽媽的細心照顧。寶寶的成長既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精神呵護,只有媽媽的愛和陪伴,才是療愈孩子身體與心靈創傷最好的能量。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