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瓷│釉彩千年,詩意的窯變

窯變” 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是其他陶器絕無僅有的一項技術。窯變了的紫陶不需掛釉,經過打磨拋光後,即可產生出天藍、古銅、墨綠、紫紅等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


涵義

窯變,顧名思義,是器物在燒成過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於窯中含有多種 呈色元素,經氧化或還原作用,瓷器在出窯後可能呈現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窯變釉出現出於偶然,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只知於窯內焙燒過程變化而 得,故稱之為“窯變釉”,俗語有“窯變無雙”,就是指窯變釉的變化莫測,獨一無二。 

窯變之美。

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

古人對窯變有很多的記載。《清波雜誌》說:"饒州景德鎮,大觀間有窯變,色紅如朱砂。物反常為妖,窯戶亟碎之。"當時的陶工從未見過這種現象,覺得很不可思議。於是就猜測是鬼怪所致,認為它是"妖"。但久而久之,窯戶們反而發現其形態極美,或如燦爛雲霞,或如春花秋雲,或如燦爛星空,或如大海怒濤,或如萬馬奔騰,因而被視為藝術瓷釉為人們所欣賞。

 

歷史

窯變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開始偶有出現。最初,窯中出現窯變曾被視為不祥,尤其是官窯中出現窯變,往往被砸碎。

明代時,人們還是無法預測窯變的發生,因此窯變被認為是“怪胎”,統統銷毀。清以前景德鎮窯偶爾燒制出來的窯變釉瓷也是多被搗毀。

 

“正德中,內使監造禦器。時宣紅失傳不成,身家俱喪。一人躍入自焚,托夢他人造出,競傳窰變,好異者遂妄傳燒出鹿、象諸異物也。”——《開天公物》

隨著人們對窯變釉認識的深入,窯變的缺陷美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與喜愛,窯火給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後反而讓人回味無窮,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記”之類的美稱。尤其是宋代河南禹縣鈞窯生產的銅紅窯變,可謂變化莫測,鬼斧神工。到了清代清雍正、乾隆時期,窯變已被視為一種祥瑞,甚至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

 

窯變真實原因

窯變的成因有很多種,以鈞窯為例的話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獨有的原料

鈞瓷所用礦物原料為禹州當地所產,這些原料成分複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本身多帶有不同的顏色。原料中即使是同一種礦物質,由於所處礦床的位置不同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物理和化學性能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原料是鈞瓷窯變現象產生的基礎。

2. 胎質和造型

不同種類、不同化學成分組成的泥胎,其性質也不相同。胎質對鈞瓷窯變產生影響,主要反映在釉的顏色、開片、高溫流動性幾個方面。胎中鐵、鈦含量的多少,影響著鈞釉的鮮豔程度和色調的深淺,矽、鋁含量的多少對釉的開片有著重要的影響,鹼性成分的多少則影響著釉的流動性。

鈞瓷產品的造型一般都比較簡潔、凝練,人物類、動物類造型多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以大塊的面作為形體。器皿類造型是平滑流暢的曲線、直線形體,稍複雜的造型局部點綴有耳飾、堆塑或雕刻等。這些造型都是為適應鈞釉設計,能夠造成釉面豐富多彩的窯變效果。

3. 釉料的化學組成

合理鈞釉組成,是鈞瓷窯變的基礎。鈞釉的化學成分經科學分析,基本的有十幾種,並含有40多種微量元素,十分有利於鈞釉窯變現象的產生。

4.釉料的加工

其主要指鈞瓷釉料加工的粗細程度。釉料的粗細不同,燒成後就會產生不同的窯變效果。

5.施釉工藝

釉層厚度的不同,會使得燒成後釉面的窯變效果的不同。一般情況下,釉層厚時窯變效果好,釉的色彩豐富,乳濁度高,紋路容易形成。釉層稍薄時則釉面變化少。另外,採用不同的上釉方法也會產生不同的窯變效果。

6.燒成工藝

燒成是鈞瓷生產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該工序中每一個細小環節的微妙變化,都會影響到鈞瓷的窯變效果。裝窯時產品擺放位置的不同,裝窯產品的稠密與稀少,燒窯時所用燃料的種類以及燃料品質的優劣,還原氣氛的輕重,燒成溫度的高低,燒成時間的長短,熄火後冷卻速度的快慢,氣候的變化以及燒窯工技術水準的高低等,都會使鈞瓷產生不同的窯變效果。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