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皮料和工藝;然後再討論:款式和管道。
一、皮料方面
牛羊豬皮中,羊皮不必考慮,薄,軟,易磨損,多用來做女鞋和皮衣(女鞋其實也儘量找牛皮的好,不過不好找。另外,羊皮的皮衣我個人覺得也不值得買,軟則軟矣,太容易磨損)。豬皮毛孔粗大(普及一句,豬皮的毛孔一般是三個三個聚攏在一起的,比較好辨認),樣子不好,一般只做內襯。於是我們只剩下牛皮一個選項。
牛皮還可以細分為黃牛和水牛,水牛的皮質地比黃牛疏鬆,毛孔粗大而分散,做成皮鞋容易變形,倒也不常見。黃牛皮的毛孔細、密,整體煥發柔和的光澤,是大多數高品質皮具的首選。好牛皮的特點是,一方面細心擦的話能擦得比較亮而好看(不是塑膠的賊亮,一般是發潤)同時相對厚實,不容易劃破,輕微的劃傷拿鞋油擦擦還能遮蓋甚至彌合。
另外,好一點的皮質能保證相對長的有效壽命。順便推薦個的實惠擦鞋方案:軟布擦乾淨後,用豬鬃、馬鬃刷(鞋料店、大點兒的超市有售),配少量Kiwi膏體鞋油(注意量不能多,否則堆積。要用對應的顏色,無色鞋油只針對白鞋,起不到補色效果,別買),擦完晾乾,穿出去之前拿廢絲襪在鞋面上左右快速拉動拋光。我個人認為這樣已經能夠滿足普通用戶對普通皮質的要求。
黃牛皮也有好壞之分。不同產地不同年齡不同季節不同鞣制方法都有區別,無法盡言,我們可以聚焦於幾個變數:
1、鞣制方法。主要分植鞣和鉻鞣兩種,對此大家只需瞭解:前者的顏色一般較淺(也可以染色的),如果是未染色的白色或茶色植糅革,穿用期間顏色會逐漸變深。對皮膚溫和,吸水性強,塑形性好。
2、頭層皮
頭層皮也分好壞,很多人推崇小牛皮calf,因為年幼,身上沒什麼傷痕。大牛滿地打滾、到處亂鑽、被牛牤叮咬,總會留下大小疤痕,不過挑疤痕少的拿來輕微磨一磨,看起來也很不錯。如果磨得太厲害,成了看不出啥毛孔的平面了,就說明本身傷痕太多,這種皮子表面光澤“賊”一些。或者做成荔枝紋效果了,更是讓人蛋疼,牛身上一些部位確實是“荔枝紋”的,一些大牌也特喜歡用荔枝紋,不一定是低檔,但國內看見的荔枝紋基本是機器壓出來的效果,大可無視。不磨的話叫做“全粒面”(full grain)皮,原皮品相很好才敢如此,一般這種皮上細找能找到不顯眼的小瑕疵。
4、最後提一句
牛身上不同部位的皮紋理不同,脊柱至屁股間的最好,平滑潤澤,毛孔細膩,強度高,也最厚。如果自己去店裡定做鞋子,有些店是可以選用皮位置的。不過雖然國內土定制價格便宜,但做工、楦型、內襯用料等等的缺陷,造成舒適性不足,且大多價格並不特別實惠。
二、再說工藝
可以簡單分為膠水粘的和縫製的。
1、膠粘鞋,大多數是以膠水將鞋面、外底(踩地板的鞋底)、內底(外底以內,鞋墊以下的一層材料,是鞋子強度的中流砥柱。對了,內底和外底之間還會有一片鐵片,支撐足弓)粘合在一起。內底一般是一層硫酸紙,深綠色,大家把自己鞋裡原配鞋墊撕掉就能看見。大底一般是橡膠、塑膠製造,有些會偽裝成皮底。內底上覆蓋一層鞋墊,一般是薄薄的一層皮子墊著一層泡沫緩衝材料。這種構造下,薄鞋墊和內底不能吸收汗水,緩衝材料一般又容易吸了汗發臭,所以這類鞋發臭的可能性稍大。
膠水不過關的話,還會帶來開裂問題。由於這種工藝的定位很廉價,所以在膠粘男正裝鞋上看到好料子的幾率比較低,經典款式的幾率也不高。但它容易做得比較軟,第一印象比較舒服(這還不簡單,做得寬大一點,用料薄一點,緩衝材料加厚,不就行了!)。順便提一句,由於女鞋(特別是高跟鞋涼鞋等)款式繁多,潮流更新較快,用縫製方式生產的話幾乎不可能,所以除了少數高端靴子、踝靴之外,基本都是膠粘工藝,大家一般不必去找縫製的女鞋。
2、縫製。有好幾種不同縫法,我這裡只極端粗略地介紹兩種最主流的(對細節有興趣的可去看Allen Edmonds網站上的制鞋視頻,或者網上搜索搜索)。
1)、固特異(Goodyear)縫法
以機器或手工,用麻線或尼龍線,將鞋面、內底、外底縫合在一起(膠水還是得用一些的)。一般來說內底是一層很厚的植糅革,內底外底中間還填放一層碎軟木。
三、款式
我在這裡想列一個粗略且不完全的經典正裝鞋款式分類。
傳統的正裝鞋首先從腳背處的閉合方式看粗略分為四種:
1、牛津鞋(Oxford,內耳系帶淺幫鞋。)
2、Derby德比,外耳系帶鞋。它與牛津的最大區別在系帶部分的設計,也就是“外耳”與“內耳”的區別,相信看圖很好理解。
3、Monk和尚扣,那個金屬扣除了裝飾外,確實可以調鬆緊。穿它時一般也是一腳蹬,所以有些人認為它也算樂福鞋。總之不系帶的都會被老學究認為不正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