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問過一個剛結婚的女孩,婚禮上為什麼會忍不住哭?她說,那一刻最大的感覺是,自己好像終於不那麼害怕了。害怕的有很多,但忽然覺得有一個人,讓其它都不可怕了。
我能理解這種“不再害怕”的感覺對一個人的分量。很多創業的朋友對我說的是另一種感受:生活是後有追兵,前有得不到,每一刻都焦慮,根本不敢停下來面對自己還不夠好這個事實。
前幾天我看到了標題這句話。那是前天金曲獎頒獎晚會上一句獲獎感言,我一定要分享給你們,我生怕你們沒有看到。
在金曲獎上,獲得最佳編曲獎的歌手盧凱彤感謝了自己的太太。然後她說了這句話:
“我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我的人不完美,我的音樂不完美,但有了你誰還需要完美?”
我想,很多人聽到這句話的反應一是感動,二是羡慕。因為大家忙忙碌碌、奮力向前,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完美一點,其實也是在害怕。很累,卻停不下來。
大多數人都沒有找到一個人,或者一件事,讓自己膽敢停止追求完美。
二
人偶爾可以抵達這樣一個時刻:你忽然發現自己不那麼恐懼,也不那麼饑渴。
但在那之前,生活就是不停地追和逃,特別累,卻很少有人停得下來。大多數人都沒有抵達過那一刻:不管是因為一件事,還是一個人,我們覺得自己可以不用害怕自己的缺點。
我們怕自己不夠好,也怕別人知道這一點。這場人生大逃殺,最殘酷之處在於,你不敢對任何人示弱,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弱點是否會引起別人的共鳴,而你明確知道的是:軟弱一定會被痛擊。
我們因此陷入了一個無人可以交付弱點的處境裡。
三
很多人說,自己做事的追求是完美。如果你是在談論一門手藝、一道數學題,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當我們談論人生,談論人格,就會被逼入絕境。
人生不可能完美;人也不可能完美。這個道理簡單易懂。有一種病症叫做“完美主義強迫症”,從根源上,那是一種極端的安全感缺失。它導致的痛苦是,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雜亂無章的世界,面對一個意外橫生的社會,面對天性裡面有很多缺點的自己,但我們卻無法接受這一點。
不敢接受世界和自己的不完美特別痛苦:我們在打一場不可能獲勝的仗,卻停不了手。
其實,簡單看盧凱彤的成長經歷,她也是那種典型“追求完美”的人生。15 歲作為歌手出道,一邊做歌手,一邊讀名校,做過藝人,也辦過攝影展。她一直努力在自己所能接觸的領域裡做到最好。
這是一種人人都熟悉的狀態。越是那些看起來優秀的人越害怕哪裡做得不好。但在追求一樣又一樣“好”的過程裡,我們心裡積攢了可怕的重壓。
那又怎樣呢?大多數時候,只能帶著重壓繼續前行。
四
無論成就再高,一直看著那不完美的地方,就會時時感到壓迫。這樣成長的人生,特別累。
我認識一些藝人朋友。他們很多都把任何一點不完美都當成天敵。有時候我會看到一些人嘲笑這個群體,認為他們過於虛假,不接受失敗,要求每一張照片都毫無瑕疵,不敢表達愛恨。
我卻對他們的選擇充滿諒解。他們也像正常人一樣,抽煙,喝酒,有愛恨,有小缺點,有小喪氣。但過往無數事件證明,任何被他們表現出的不完美,都會引起可怕的攻擊。
有人看到矯飾,我看到孤獨。
我們跟他們有什麼區別嗎?我們也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讓自己有底氣不在乎其它所有攻擊,坦蕩地接受不完美、展現不完美。
我們拼命追求完美生活、完美事業,是因為我們做不到坦坦蕩蕩地對人們說:有了你,誰還需要完美?
五
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通常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件讓你覺得可以託付終身、倍感驕傲的事業或作品,他們提供的是那種 “失去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可怕,只要你還在就好” 的安全感。
說真的,在那些金錢、事業至上的社會裡,一定同時存在著愛情的破敗、信念的缺失。因為太難找到一個人或一個信念來讓自己感到安全,人們才會越來越狂熱地追求更具體、更實際的東西,錢,成功。
幾年前,當看到竇唯衣著邋遢地坐在地鐵上,很多人嘲笑他,很多人同情他,但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坦然坐在那裡的人。他有一樣真心喜愛、提供足夠安全感的東西,一件“只要有了它,別的都無所謂”的東西。
六
我們做這麼多,苦苦追尋一樣屬於自己的、不會被奪走的東西,或者終我們一生尋找一個可以依賴託付的人,並不是為了讓自身和生活完美起來,而是為了讓自己敢於不完美。
也是讓自己可以坦然地說:因為我所得到的人,我所擁有的東西,我不需要完美。
讀後思考:
你找到讓你不需要完美的事物了嗎?